當創意遇上科學 從身邊的有趣經驗 啟發創意靈感

文/徐義權 |2012.11.09
1488觀看次
字級
筆者研發成功的「be*U多功能拖車/行李箱」向汽車領域借了靈感。 圖/徐義權

文與圖/徐義權(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代表團團長)

前一期的案例介紹了開鎖大師林克義先生,從眼科醫學領域借用了有趣的創意靈感,發明出系列輔助視力的書卡、眼罩、會展名片袋等商品。如圖所示,則是筆者已商品化成功的「be*U多功能拖車/行李箱」創作,歷時四年研發並投入四百多萬經費而成,曾申請好幾代專利保護,並先後獲得兩次國家發明創作獎及多項國際發明展金獎殊榮。

這件創作的靈感源自於筆者曾有腳踏車遺失的經驗,加上油價節節高升及氣候暖化議題的影響,數年前積極研發具有短途代步功能的隨身攜帶載具,最初的構想也是從既有的成熟商品借靈感,嘗試將四輪滑板、折疊拖車、行李箱整合為一種新的產品,隨身攜行就無遺失之虞,也不必像一般單車那麼麻煩,須找停車格位,又怕遺失。不過,第一代的可載人拖車/行李箱模型在測試時每滑必跌,筆者發現,人行道為了排水順利,其地面會有一定的傾斜角度,載人滑行必然會側傾跌倒,因為行李箱的兩顆前輪沒辦法轉向…。一如公園裡的父母親教導孩子騎自行車,父母親應該是扶著單車的座墊而不是把手,有些沒經驗的父母怕孩子摔跤而緊抓單車把手,反倒愈幫愈忙適得其反。

碰到困難,筆者的解決方法是向汽車領域借用靈感,在新創作的前輪組運用了四輪車輛的轉彎機構學理:阿克曼轉向幾何。此學理是為了解決交通工具轉向,最初是Langensperger在1816年所導出,之後由Rudolph Ackermann修改後在1817年於英國倫敦提出了專利,同樣的想法也由法國的Boll嶪和Jeantaud在1870年發展了出來。研發多功能拖車/行李箱期間,筆者買了跑車模型研究其前輪轉向原理,為降低生產成本,也將轉向機構的動作與行李箱的拉桿整合為一,並運用了類「中心臂四連桿機構」原理於行李箱底盤設計,使用者藉左右推動拉桿,連帶使左右各一之繫桿產生位移,進而帶動左右各一之肘節臂使前輪轉動修正平衡,在人行道上載人滑行時就不會側傾跌跤了。

對照到賈伯斯生前所說的:蘋果團隊不羞於竊取偉大的想法…。的確,對創新發明有興趣者可多加練習,當您熟悉如何向前人的偉大想法借靈感時,應該就是逐漸達到賈伯斯所謂的「有品味」了。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千萬別誤會賈伯斯鼓勵仿冒或不必尊重專利,所謂的竊取偉大的想法,指的是跨領域去借靈感,據悉,蘋果公司有其特殊的研發團隊組合,很多令人驚豔的電子產品或服務,並非全由電子科技領域人士想出來,產品背後其實參考了跨領域專家群所提供的意見,包括人類學家、時尚專家、音樂家等等。

(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