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名片袋的下緣設有兩排細孔,假設在會展現場拿到DM,卻一時之間找不到眼鏡,這時候脖子上掛著的名片袋就可以當眼鏡使用了。圖/徐義權提供
文/徐義權(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代表團團長)
去年十月賈伯斯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年後,有一支1995年賈伯斯接受訪談的70分鐘經典記錄片,最近在電視及商業週刊被公開,引起各界極大迴響。針對「蘋果產品的創意直覺是怎麼來的」這種好問題?賈伯斯認為總歸是「品味」,重點是讓自己多接觸各領域前人智慧的精華,然後努力將其融入你在做的事情裡。賈伯斯也進一步舉例:畢卡索曾經說過『好的藝術家懂得複製』『偉大的藝術家則擅長偷竊』,蘋果團隊不羞於竊取偉大的想法…。
的確,陽光底下往往沒有絕對的新鮮事,很多很棒的點子或者偉大發明,其實都找得到一些靈感來源的跡證(竊取了前人的偉大想法),而賈伯斯一語道破從事創新有所謂的品味問題,提醒了大家,從其它專業領域或借用或竊取創意靈感乃極為重要的能力。因此,本期文章筆者特舉一類似實例與讀者諸君分享。
如圖所示,看似普通的會展名片袋其實頗有其特殊「品位」,創作者是國際知名開鎖大師林克義先生,多年前他到醫院檢查是否眼睛有病變時,醫師拿了鏡片上有特殊細孔的特殊檢視鏡,要他單眼看遠處的螢幕;過一段時間後他在日本翻到一本專業書籍,某眼科醫師說明藉由聚焦原理可讓視力改善…。於是,擅長從其它專業領域借用靈感的他時常想著,要如何將聚焦可改善視力的這種有趣發現,把它轉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由於兒子喜歡閱讀書籍,且從小在日本長大的他只會讀日本語文,為了學習華語,父子倆特別到東海大學唸華語班,一有時間孩子就會要求爸爸帶他到日文書店看書,陪孩子讀書的時光林先生也沒閒著,有一天,藉聚焦原理改善視力的原理融入了他與孩子的互動過程裡,看著孩子書本裡頭的書籤讓他靈機一動:何不試試看在書籤上打洞形成聚焦視力改善片?他買了打孔洞的工具製作了各種版本的「聚焦視力改善書籤」,果然有近視、遠視、老花眼者不用戴眼鏡也都能看清楚書本上的字。
林先生和蘋果公司一樣,也為創意心得申請了專利保護,且一口氣申請了好幾種不同應用產品的專利,也陸續開發成功吊牌、眼罩、會展名片套、手機吊飾、手冊封套、悠遊卡套等產品,如圖所示,而名片套內更貼心的放了一張中英日文對照的平安聯絡卡,很適合銀髮族及旅行者使用。除了申請專利,林先生也花了不少時間想出「視孔明」商品名稱並已申請商標保護,而平安聯絡卡內容也完成著作權登錄。林先生以過來人心情向讀者經驗分享,認為發明是一種有趣的活動路,從無到有,多看、多學、多思考,接觸並搜集眾多的新事物,嘗試將其組合套用,往往可改造成便利生活的新發明,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成就感真的很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