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九十六歲、罹患失智症的王老阿公,是我的病人,平日都是由他七十歲的大兒子王老先生帶他來醫院。王老阿公由於雙耳重聽,每次我問診時,都必須由王老先生幫忙轉達。「疑?這兩個月怎麼都沒看到你?」我問王老先生。
「我兩個弟弟拜託我把爸爸讓他們接去家裡,每人輪流照顧一個月。」
看我一臉問號,王老先生解釋「是他們突然決定的,這麼多年來,阿公都是我照顧得好好的。」
我問:「為什麼你的弟弟們,突然這麼想要孝順老阿公呢?」
王老先生微笑說:「聽說是為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跟孫子們。」「聽說我大弟的兒女有一次聊天時說『反正以後就像阿公一樣,有人顧就省事多了。』這話不小心被我大弟聽到,嚇了一跳。」
「隔天他來我家看阿公,我們三兄弟聊天,沒想到小弟也曾聽過兒女們講過類似的話。兩人想一想,覺得這樣不太對。」
「所以你的弟弟害怕以後老了,兒女對他們的態度?」我問。「對啊,怕老了以後,小孩子們有樣學樣。」
我說:「難怪這幾次,老阿公都是由你的弟弟輪流帶來,我看老阿公,好像過得很不錯?」
「對啊,為讓小朋友了解父親不是沒顧老阿公,所以更用心照顧,還帶著孩子陪阿公散步、全家聚餐孝順阿公。」
「看來效果不錯,不管對老阿公,還是對年輕人的教育。」我說。「對啊,但每隔一陣子我還是要把老阿公帶回家照顧,才能放心。」身為長子的王老先生說。
「沒想到這個年頭,連如何孝順,也都要透過老阿公的客串演出,才能好好傳授給年輕人。」門診結束,我跟護理師聊天,護理師分享說:「上次我問一個老阿嬤的兒子,當他把老阿嬤送去安養院時,心裡會不會難過,你知道他怎麼說嗎?」「他說『不會啊,我老爸以前也是把他年老的父母親送去安養院,很好啊。』」
「聽到他這麼說,我心裡愣一下,覺得真的有樣學樣。」護理師感慨地說:「現代年輕父母,只知道疼小孩,王老先生這家人卻知道抓准時機,示範孝順長輩,讓我獲益良多。」
「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是千古不破的教育鐵律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