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你我他】 父母式的聲音

吳娟瑜 |2012.10.31
1300觀看次
字級

「你太聰明了,最好不要太鋒芒畢露,不然今後會遭到很大的麻煩。」二兒子Happy認為是這句話讓在他成長過程中,變成了一個行事低調,盡量在團體中不要被「看懂」的人。

想了又想,我承認說過類似的話,應該是在他小學五、六年級吧!由於他聰明伶俐、調皮搗蛋,難免在學校捉弄同學,或自有主張,惹得老師不悅,因此在規勸的時候,我說出了那樣的話,但「不然今後會遭到很大的麻煩」這句話應該不是我的原意。

有可能Happy當時年紀小,聽進去的話透過他自己的咀嚼和消化,就變成了一句負面的語詞。

如果當時我更有成長,我應該規勸Happy,然後說:「在團體中,你可以多發揮自己的能力幫助同學、關心同學,你一定做得到!」

原來每個人從小成長的過程裡,每天不知不覺聽進了許多大人的聲音,這些「父母式的聲音」(爸爸媽媽的想法和說法),一字一句就這樣隨著朝夕相處鑽進了腦袋裡,這些字句若是正面的、肯定的,那麼,「父母式的聲音」將成為成長的助力,讓一個人可以勇往直前,毫無畏懼。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腦袋裡長期積存的「父母式的聲音」是負面的、否定的,那麼,各位可以想像這其中要花多少時間、力氣,才能拔除掉那些破壞性的表達,並且重新塑造個人新的形象、新的人格。

我承認在Happy童年到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我是一個習慣性負面思考的媽媽,原因是,我自己從原生家庭得到的「父母式的聲音」,也好不到那裡呀!

我的媽媽是一個十八歲就結婚,十九歲就生下我的富家少女,她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並沒學到什麼叫做「建設性父母式的聲音」(在長輩的年代裡,這不是習以為常的事嗎?),加上後來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陸續出生,媽媽光是忙著買菜、煮飯、洗衣都來不及,更沒注意到要如何表達對孩子愛的支持和信心的鼓勵。

我的爸爸基本上是個疼愛孩子的好爸爸,可是在媽媽的眼中,他成了不負責任的男人──喜歡打牌、把家產賣掉,又喜歡在女人圈裡打滾,所以在爸爸忙碌工作和追逐聲色享樂之餘,我也得不到足夠的「父親的正面聲音」。

這樣的成長背景,讓我從小的性格養成一向是比較膽小懦弱,也就是我的生命力量,若以一到十分來計量,二十歲左右得分「四」,三十歲左右得分「四點五」,四十歲左右得分「五」……成長的速度慢,教養孩子的力道當然也就不夠了。

親子關係硬碰硬

Happy的爸爸在原生家庭得到的「父母式的聲音」也是負面居多。我的老公Show在婚姻早期階段裡,他扮演的是一個不苟言笑、不易親近的傳統父親角色。大兒子Bridge採取的相處模式是「避免衝突,能閃則閃」;小兒子Happy則是自恃聰明,採取的相處模式是「誰怕誰,大家來拚一場吧!」

Bridge聽到爸爸的聲音時是很不好受的、想逃避的;聽到媽媽的聲音都是安慰的、噓寒問暖的。Happy聽到爸爸的聲音時大多是反抗的、吐槽的;聽到媽媽的聲音都是安撫的、討好的。

我長期夾在其中就是「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在這個階段裡我頂多是向Show抱怨:「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你不要對他們要求太高。」

說歸說,當時我們夫妻關係還有許多未解決的糾結,例如:創業時的資金周轉、兩人個性上的磨擦,還有我是要留在Show旁邊一起打拚事業?還是趕快放自己自由去闖天涯?

像我們這樣默契不足、共識不夠的年輕夫妻,我們的爭吵看在孩子的眼中,更增加許多負面的「父母式的聲音」。

幸好,有了前車之鑑,如今,Happy自己身為兩個兒子的爸爸時,他切斷了原生家庭負面的「父母式的聲音」,他完完全全用正面的、鼓勵的建設性表達來對待皮皮和皮弟。他從不打罵孩子,也絕不造成孩子的情緒困擾,應該說他自己在「童年的憤怒」裡待久了,他不想在家族中繼續複製錯誤的教養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