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置管理之人員及相當資源:企業必須指派專員處理個資相關事項,提供相關的經費、人力等資源,來協助管理人員實施各項管理程序。
2.個資盤點,依據個資的資料流來設計盤點表,讓各部門逐一清查,找出各部門中存放個資的載體,例如找出可能儲存個資的文件、手冊或系統功能等。
3.個人資料之風險評估及管理機制,從這兩項作業中了解資產的價值、可能遭遇的風險以及有哪些較為敏感的個資。
4.企業應建立起事故應變的通報程序,也就是發生了事故後,該通知誰,該如何處理,都要有相對應的方法。此外,要從發生的事故中找出對應的預防措施。
5.企業要制定出一套合法的業務流程,對於蒐集、處理及利用這三項有明確的流程規範,並將其制定成程序書,以便員工查閱。
6.企業要將資料進行分級,並依據不同職位的員工設定存取權限,而存放資料的位置,要採取防護措施,像是資料加密、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等等。
7.企業應定期對全體員工舉辦教育訓練,內容包括法令宣導、內部規範宣導等等。
8.針對各式各樣的設備,如:USB、隨身硬碟、行動裝置等,要有明確的使用規範,才不會因為使用這些載具而造成個資外洩
9.聘請專業顧問公司定期稽核個資保護流程,或是舉辦內部稽核,可以從報告中找出缺失或潛在的問題。
10.經由各項程序所產生的任何記錄,企業應妥善保存,以利日後舉證之用。依個資法規範,發生個資損害事件後的5年內都可求償。
11.管理高層應該定期或是有重大事故時召開會議,評估個資保護制度落實的程度,並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