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現在日子好過多了。」在自家兩層小樓前的場坪裡,七十歲的彭友昭悠然地坐在藤椅上,手裡捧著一個印有毛澤東頭像的搪瓷茶杯。彭友昭是毛澤東家鄉——湖南韶山市韶山鄉鐵皮村村民。在他的眼中,家鄉這幾年變化很大,念高中不收學費了,農村道路基本上是「戶戶通」,住鄉鎮衛生院,起付人民幣一百元元後就完全免費。尤其讓彭友昭高興的是,他家位於央企華潤集團援建的韶山華潤希望小鎮範圍,可以享受和城區差不多的便利。
行走在小鎮裡,平坦暢通的道路、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紅牆碧瓦的綜合服務樓、設備齊全的衛生院、寬敞明亮的幼兒園和寄宿學校,彷佛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園林。
「我們最初搞工業園,很多人不看好,都說韶山搞什麼工業,搞好旅遊業就行了。」韶山市委書記楊真平說,「韶山當然要搞旅遊業,但是旅遊業對政府財稅貢獻不大,長遠來說不利於韶山發展,我們搞基礎建設,不能坐等,不能光要,自己也要有能力。」二○○六年落成的韶山永泉科技園坐落在進韶山的高速路口,經過近六年的發展,這裡道路四通八達,廠房規整潔凈,形成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曾經沒有工業基礎的韶山去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人民幣七十九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