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不景氣,藝文團體的口碑舞台劇卻未受衝擊,不僅在台熱賣,還紅到海外。屏風表演班的《三人行不行》演了二十五年還欲罷不能;表演工作坊的《寶島一村》已吸引近二十五萬人次觀賞;綠光劇團近來上演的《人間條件五》兩萬多張票售罄,吸引許多首次進劇場的民眾。相較於口碑舞台劇,新劇推動不容易,面臨票房考驗。
多齣舞台劇透過觀眾口耳相傳,建立好口碑,每次加演即引發購買熱潮。屏風表演班《三人行不行》首演至今二十五年,已演兩百零八場,每次加演都造成話題。屏風表演班副理陳億珊表示,日前在馬祖南竿演出,有北竿居民搭船到南竿,因買不到票,要求劇團再到馬祖加演。
果陀劇團《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去年二月推出至今演八十場,雖僅金士傑和卜學亮兩名演員,但內容精采,吸引許多觀眾,還到上海、北京巡演;今年底要巡迴台灣多個縣市,朝百場邁進。
舞台劇紅到海外,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也是一例,二○○八年首演至今一百四十七場,累積近二十五萬人次觀賞,並到美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和澳門等地演出;劇團公布明年五月加演四場的訊息,還沒宣傳已有民眾搶先購票。
口碑舞台劇不需太多宣傳就能熱賣,但新劇票房推動就不容易。果陀劇場年底要推新劇《動物園》,會藉《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好口碑,在劇場內加強宣傳,並與銀行合作推出優惠。屏風表演班去年的《王國密碼》票房不如預期,刪減場次,必須加強與網友、觀眾互動,才能累積票房。
全民大劇團年底推出《短波》,目前僅售出四成票券;團長謝念祖說,全台劇團上百個,但藝文欣賞的門檻較高,票房有限,新劇更要大力宣傳。表演工作坊行銷主任陳惠琪說,因應觀眾年輕化,宣傳工具要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