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在行政院會上針對垃圾焚化爐建設案、護漁政策做出裁示。謝揆指示,有鑑於垃圾減量成果顯著,政府應全面檢討「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可用補助方式,協調部分垃圾量較少的縣市共用焚化爐。
在護漁方面,謝揆要求農委會、海巡署完成漁船衛星定位系統(GPS),經費由政府補助。他說,南韓的類似爭端,都是用GPS解決,只有以事實為根據,才能在國際談判、交涉時更有力。
環保署在院會中提出的報告指出,國內平均每日垃圾清運量已從民國八十五年的二萬四千多公噸,減至去年的一萬六千多公噸,顯見垃圾減量運動已見成效,估計今年垃圾處理費,可比去年減少六億元。
謝揆表示,雖然停建焚化爐要賠償建商違約金,但興建完成,還要花費更多經費維護,加上部分縣市焚化爐未來可能沒有垃圾可以處理,因此政府有必要檢討「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由環保署協調垃圾量低的縣市共同焚化爐。
對空氣污染指標不良率,謝揆建議生產低耗能及低污染車輛因應,且可朝控制汽機車總量,或是推動汽機車減量方向進行。由於目前還有十二個縣市未進行污水處理,接管率為零,謝揆要求相關單位加速建設。
謝長廷並在會中提問,行政院、各部會或是個人,有沒有提出過雲林低窪地區遷村建設滯洪池計畫?經濟部長何美玥回答,經濟部並沒有這項計畫。
謝揆隨後強調,遷村茲事體大,必須尊重人民意願,從行政院到經濟部,並沒有對地層下陷、低窪地區訂出遷村計畫;而研究中的報告,未必會變成政策,大家不要胡亂引用。
謝長廷指示,政府應以從優、從寬、從速、從簡原則,辦理「六一二」豪雨災害後續救災事宜。經濟部也要積極爭取立法院支持「水患治理特別條例草案」,並盡速公布「易淹水地區」。
對於謝揆提出漁船裝設GPS的計畫,農委會漁業署表示,目前所有漁船都已經裝置了GPS,只是因為無法列印與紀錄位置,因此發生爭議時,漁民口說無憑,常處於劣勢。漁業署認為,謝揆指示的應是建置GPS監控系統。
宜蘭縣蘇澳區漁會前任理事長林源吉則說,政府真正要照顧漁民,就要劃出明確的漁場經緯度,而不是利用GPS畫地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