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強化首都緊急醫療系統,台北市衛生局已將市內九十七台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的放置地點,標註在Google地圖上,只要鍵入關鍵字「台北市AED」,即可知道哪裡有這些救命器材,救人一命,衛生局並邀市民學急救。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指出,根據近年來國際間推廣公共場所設置AED之經驗,許多心因性猝死或因突發性心臟停止倒下的病患,如有AED設備在旁立即電擊去顫,其急救成功率可由原來的百分之七,提高至百分之三十八,效果相當顯著。
劉越萍說,優先設置AED的地方,是在機場、車站、捷運站等交通要衝,以及學校、運動休閒設施、大型集會場所及休閒娛樂中心等人口眾多之公共場所,目前均已註記在Google地圖上,方便民眾查閱,以備不時之需。
衛生局表示,今年台北國際扶輪社三五二○地區捐贈兩台AED,一台置於台北市立浩然敬老院,另一台在士林市場,待一樓服務台整修完成即可安裝。
目前台北市十二區運動中心已有萬華、南港、信義、文山與大安區五區設置;台北市政府申辦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活動,在明年也將以大稻埕為示範地區,將AED融入古蹟觀光的規畫內。
目前台北市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劉越萍呼籲有能力、愛心的企業,將AED列入公益及慈善捐贈項目,讓台北市的設置點更加綿密完整。也將持續輔導及鼓勵民間企業認養或租賃AED設置,以及提供台北市免費「心肺復甦術加AED使用」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