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穩定度高、薪資待遇佳又準時上下班,考公職始終很熱門。圖/記者李碧華
鐵飯碗是經濟不景氣的燈塔,年底將舉行公務人員地方特考,十二個考區合計錄取兩千一百八十八名,上萬考生已摩拳擦掌,期待擠進幸福行業。台北人力銀行網站上周訪問千名在職高學歷,三十至五十歲勞工顯示,愈穩定的工作,幸福指數也愈高,公家機關因而拿下榜首並不意外,考公職始終很熱門。
據調查,勞工感到幸福的原因前五名依序為「工作穩定度高」、「薪資待遇佳」、「未來發展性高」、「準時上下班」、「褔利制度良好」,不幸福的原因前五名分別為「薪資待遇不合理」、「無發揮空間及前進動力」、「加班時間長」、「升遷管道不暢通」、「工作占據個人生活」。
準時下班又待遇好,是不是該相對奉獻?調查出爐的同時,橙果設計公司董事長蔣友柏在演講中對此議題大酸「台灣政府四十年不變,算是最最落後的品牌」,領導出來的各機關公務員受到框架限制,考試背書雖功夫一流,凡是講究科學、數據,卻不願接受經驗法則及直覺判斷,只會打「安全牌」,卻忽略有很多東西其實是不能用科學預測。
該如何創新迎接新局? 蔣友柏鼓勵公務員要用「直覺、誠實來講事情」,他表示,有不少公務員都認為「沒事就是好事」,但「沒事幹嘛要請你們來做事?」蔣友柏認為,目前政府需要的是「品牌」,因為品牌是正面聲音、正面感染力的宣導,「當政治沒有正面感染力的宣導時,就應重新思考要做什麼。」他建議,公務人員碰到問題「要據理力爭,用誠心來做事情」,才能扭轉外界看法。
「公務員其實是公僕,時下的現象卻多半看長官臉色行事,各部會局長儼然就是個部門小皇帝。」廣漢傳播公司總經理杜仙明說,政府公務員只是很會考試的人,不乏博士、碩士高學歷者,「但他們很多是書呆子,會考試的人,沒有正面迎戰的實力。」他認為,當今執政單位愈來愈官僚。把通過考試的人才集聚在一起,訓練他們發揮戰鬥力,為民眾去作戰,而且還要很用力地去打拚,才能真正為民眾解決難問題。
「因工作穩定度高、錢多事少離家近就感到幸福,我們的公務員那來競爭力?」杜仙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