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玉影歌畫三絕 龍應台:台灣寶

郭士榛 |2012.10.05
1665觀看次
字級
旅日藝人翁倩玉(左)拜會文化部長龍應台(右),龍應台特別圍上印有翁倩玉版畫「紅樓依綠」的圍巾,送上翁倩玉演出的首部電影海報,讓翁倩玉相當驚喜。圖/黃義書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旅日藝人翁倩玉訪台,昨日上午拜會文化部長龍應台,龍應台表示,翁倩玉是台灣的寶,因為她的祖父翁俊明是第一位參與同盟會的台籍人士和抗日台灣人,且她們家人故事都很精采,足以拍成一部電影或電視劇。

昨日翁倩玉拜會龍應台,送上她最新的版畫集,並邀請龍應台出席版畫展開幕。龍應台特別圍上印有翁倩玉版畫「紅樓依綠」的圍巾,並回贈她一本日文版的《大江大海1949》。龍應台好奇於翁倩玉影、歌、畫的一生,在會談中翁倩玉也暢談了她的藝術創作歷程,並分享許多有趣的小故事。

初見面相談甚歡

昨天是龍應台與翁倩玉是第一次碰面,兩人相談甚歡。翁倩玉回想一九六八年第一次拍國語電影《小翠》時,因為背不起中文台詞,竟然突發奇想把台詞紙條吃進肚子裡;她十分感謝當年老前輩願意一句一句教她台詞。她也談到那時很調皮,在片場故意拿血漿道具塗在自己腿上,吸引大家的關注。

比起唱歌和演戲,翁倩玉說版畫創作更自由,因為唱歌和演戲都需和別人合作才有成績,可是畫畫卻可獨自完成,享受到「自由」感覺,因此平時挺樂觀的翁倩玉,偶有心情不好,就用畫畫找到快樂,而且特別偏好鮮豔顏色,以此鼓勵自己,畫好了,也就開心了。

兩種文化的滋養

對於祖父翁俊明是台灣抗日英雄,她小時並不知道,回到台灣才由旁人口中聽說了祖父的故事。龍應台也相當好奇,翁倩玉如何從演員、歌手轉變成為版畫家,以及她的藝術成就多來自日本文化的滋養,翁倩玉是如何面對兩種文化的?

翁倩玉說:「台灣是我的生母,日本是我的養母,兩個都是我的故鄉。」她很感謝父母從小用台灣文化教育她和哥哥,「我是在日本生長,但是我的家庭都是台灣式教育。」翁倩玉說。

版畫保存中國風

雖然住的是日本房子,不過,鋪個地毯、放個桌子,翁倩玉家其實是坐椅子的;「我們吃菜脯蛋…這些台灣味道的東西,父母要求我和哥哥回家都講台灣話,爸爸就教我台灣歷史、中國歷史,我們就好像雙文化長大的。」翁倩玉強調,她感謝父母讓她在這兩種文化的環境中成長,她的畫作,雖多是日本的建築和風景,仍可感受到中國風存在。

二十五歲投入版畫創作的翁倩玉,從小就喜歡畫畫,主題多以花卉、建築為主。她六日起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無限-倩玉的版畫世界」個展,展出創作生涯六十八幅代表作,包括拿下第三十七屆日本美術獎西畫類金獎的作品「紅樓依綠」。六日開幕展時,她將穿著印有「紅樓依綠」的服裝,七日舉行畫冊簽書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