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某國中日前爆發校長和老師對上不上輔導課的角力,風波是因十名國一導師發出問卷,調查國一生要不要上第八堂輔導課,結果校長以有損校譽把三名導師撤換職位,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
據教育部國教司官員表示,國中生要不要參加第八堂輔導課採自由意願,而大部分的輔導課,是針對國三生開課。其實這不但是家長和學生皆知之事,而且輔導課真的在課業輔導,或是掛羊頭賣狗肉,在學測前練槍磨刀,好為學校拉出亮眼的明星高中上榜名單,多年來也是爭議不斷。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校方要拚升學率、家長望子女成龍成鳳心態下,不少國中輔導課就成為學校、家長在各取所需下合演的變相填鴨,也讓所謂的教改破功。
如今竟傳出連國一都要開輔導課,真有必要嗎?一天上八堂課真的是快樂學習,還是在為父母的面子、校長的官運讀書呢?這些用輔導之名包裝的課程,學生有選擇上不上的自由嗎?還是大家都上,我不上怕跟不上或漏學了破題技巧,才盲從的上課?
至於沒有上學校的輔導課,會影響分班之說,那更是嚴重教學偏差,因為這證明了義務教育已被糟蹋成升學教育,輔導課成為校內的補習班,喪失了多元尊重與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