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國內景氣持續低迷!經建會昨天公布八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十個藍燈,為一九八四年改用現行燈號以來第二長藍,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減少一分,來到十五分;但經建會指出,出口值已逐漸轉正、股市表現佳,九月分數應可增加。
史上連續最長藍燈為第一次石油危機時代的一九八一年九月至一九八三年三月連十九藍,但當時統計方式與現在不同;改用現行燈號後,最長連藍期間是在二○○○年泡沫危機時,從當年十二月到二○○二年二月的連十五藍。連九藍則有兩次,分別是一九八五年三月起因第二次石油危機及十信風暴,及二○○八年九月起因金融海嘯。
不過,經建會表示,金融海嘯連十五藍期間的景氣信號平均分數為十點七,目前則為十四點七,顯示國內的景氣狀況並未比金融海嘯時差,目前沒有變壞,只是持續低迷。
經建會分析,八月生產面、貿易面指標逐漸脫離負成長,金融面、消費面指標轉弱情況也漸趨緩和,餐飲、零售業皆持續成長,但就業市場的情勢值得密切關注。領先與同時指標都微幅下滑,綜合判斷分數稍微下降一分主因,在於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由「綠燈」轉為「黃藍燈」所導致,其餘項目燈號維持不變。經建會預估下半季景氣有望回升。
展望未來,經建會認為主要國家經濟成長力道仍然不足,但隨著歐、美央行提出「寬鬆貨幣政策」,讓全球金融情勢緩步回穩,加上最近新科技資訊產品陸續上市,可望帶動相關產業接單,有助台灣出口動能提升。內需方面,廠商投資意願仍待提振,實質薪資也沒能增加民間消費,都值得注意。
外界關注,究竟何時可以「脫離藍燈見到黃藍」?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透露,如果九月股市與外貿動能持續帶動經濟,則可值得期待轉機,只是不宜太過樂觀。
消費者信心 剛回升又下降
景氣燈號連十藍,各項經濟指標不佳,影響民眾的消費信心,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八月好不容易回升,九月再度下跌;展望第四季,整體信心可望持平或回升。
九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七十四點三五點,較八月降零點八三點。在六項指標中,僅投資股票時機一項指標上升;其他包括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及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等五項指標都下降,數據真的讓民眾感到很沒信心。下降最多的是「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九月是七十二點九點,較八月降二點四五點;「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七十五點六點,也下降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