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瑩(前)與郭宗棣(後)為善欲人知,施展人間互助的素樸初衷
圖/李碧華
事業與志業最大的分別在,前者庸碌為己,後者捨己為人,在這前提下,顧好溫飽後,以勤奮無私投入志業,「好人會館」的兩名全職人員曾馨瑩與郭宗棣就是這種有為青年。拿的是基本工資,得到的卻是人間互助的素樸初衷。
探訪會館的那一天,館裡堆滿當季黃綠相間的柚子,是兩人和老闆連夜到東部運載上來要擺攤助賣的,「我們好人幫沒辦法朝九晚五,因為農民的需要無時無刻,我們要以最快的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熟人管曾馨瑩叫小E,她說,大學畢業後去建設公司上班,應酬出一身的病,當在學校就熟識的好人協會理事長黃榮墩把她「挖」來一起幫助弱勢,為農民滯銷的農產品找出路,她一口答應。
靠賣蔬果發薪水,很辛苦,「但不會不發,只是晚一點而已。」小E說,中秋後花蓮一帶的柚子價格爆跌,一斤賣不到五元,還有可能被倒進山溝裡:「去年,我們就幫柚農榨汁,取名白色的微笑,賣出八百噸耶,原本愁眉苦臉的農人開始有心情逛夜市。」
一旁的郭宗棣邊分享那幫助農民傾銷水果的成就感,又邊搞笑的說:「其實,有些水果我根本不敢吃。哦,你看這串荔枝,外皮皺皺的,一剝開,又像黏搭搭的鼻涕,最後還露出兩隻眼睛,哇!多恐怖呀。」這模樣很搞笑,就叫小E趕快來拍照,她找來一台畫素不到五百的舊相機,邊調光線,喃喃自語:「我們沒有錢買3C產品啦,相機和電腦都是好心人捐的。」
喜感與創意迸發,郭宗棣遇到生薑爆產,也曾在去年走上街頭把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改成「幫媽媽用生薑洗腳」,成為不按牌理出牌的豐收:「為善要欲人知,我們這社會需要一種奉獻最快樂的習慣。」他嘿嘿大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