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你我他】家庭序位,對了嗎?

吳娟瑜 |2012.09.19
3124觀看次
字級

在上海的親子成長課程裡,一位媽媽急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的困擾是:「兒子不聽話。」原來她九歲的兒子天資聰穎、多才多藝,可是只要有爸爸在的場合,這位媽媽就叫不動兒子了。

在課室裡,果真讓我看出了端倪。例如,當媽媽指正兒子不要插嘴,媽媽爸爸還沒講完話時,爸爸卻是聽到兒子講話,立刻轉身摟著兒子說:「什麼事呀?」關鍵就在這兒了。當爸爸把兒子的地位提升到老婆之上,這個家庭的個人排序狀況──明顯地成了「兒子越位」,媽媽在教養兒子時的無力感於焉形成。

後來在輔導的過程裡,我問這位爸爸:「你希望和老婆一起把兒子教好嗎?」態度誠懇的爸爸立刻點點頭。

「如果是這樣,請把老婆拉到你身邊,當你愈敬重老婆,兒子才能從你身上學到敬重自己的媽媽,老婆才能更輕鬆地帶領兒子成長。」

又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另一個也是「家庭序位」出了狀況的例子。

這個家庭是婆婆搶著帶孫子,媳婦得不到老公的支持,加上自己的事業也很忙碌,於是兒子住進婆家,每天和婆婆朝夕相處。

在他們家族的排位順序裡,若以一張白紙來畫,婆婆是居中一個大大的圓,小朋友也是大大的一個圓,而媳婦,也就是小朋友的媽媽,是在角落邊的一個小圓;她的丈夫,也就是小朋友的爸爸,則是終年在外飄移不定的中等圓。

夫妻倆缺乏交流,在管教孩子上也使不上力,這位媽媽彷彿成了小朋友的「姐姐」,得不到管教的權力,更別說得到孩子的「敬重」,難怪她此時此刻是既後悔又懊惱。

「妳還是要敬重婆婆,感謝她曾經的付出,同時,逐漸挪出時間和心力重建和兒子的相處關係,把婆婆拉在同一邊,也把丈夫拉回來,妳在教養兒子時就會更省時省力。方向對了,妳兒子的態度一定會逐漸調回來。」

回顧自己教養兩個兒子Bridge和Happy的過程,我一樣有不堪回首的感覺,因為Bridge是「太聽話,絕不反抗」的孩子;Happy則是「絕對不聽話,一定反抗」的孩子。我的家庭故事就從兩個兒子的幼童階段談起吧!

專家也在錯誤中成長

當時,我的先生是個強勢的大男人(如今,他已經調整成為一個好男人),所以在兩個兒子的原生家庭圖裡,爸爸是居中好大好大的一個圓,媽媽則是在角落邊好小好小的一個圓,然後,Bridge是躲在我身後的一個迷你圓,Happy則是站在我前面,伸出雙手擋住爸爸,想盡辦法要保護媽媽的一個圓。

也因為Happy一直不服氣爸爸的管教,他在家裡成了怒氣沖沖的噴火龍,我則成了一直幫他滅火的消防隊員,而我的丈夫則是常有藉口來責怪我:「都是你把孩子寵成這樣,哪有兒子如此不尊重爸爸的?」

有時我在氣頭上,也會頂回去,我常說:「都是你對兒子太兇,他才會這樣。」

在我們這樣爭吵不休的過程裡,Bridge早已躲到房間內,要不然就是跑出家門找朋友去,因為眼不見為淨;Happy則是成了一個突然擴大的圓,想去爭取家庭序位裡更大的圓……在這個過程中,全家都付出了頗大的代價。

後來,在努力探索家人權力結構;在尋找家人重新歸位的成長路上,海寧格的「家庭序位」理論,點開了我的盲點,同時「敬重每一個家人」的說法,也讓我找到具體方法來改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婆媳關係、兒孫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