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清宮御膳的養生食品 ——色如金、薄如紙

朱嘉雯 |2012.09.18
1559觀看次
字級

《紅樓夢》第八回寫道冬天下雪珠兒的天氣裡,賈寶玉在梨香院逗留了一整天,晚間回到絳雲軒,見著晴雯便問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 」

東府裡的「豆腐皮包子」,因在清宮御膳檔案中有所記載,故而可以肯定小說中所描寫的這道晨間餐點,實為清代的貢品之一,亦可知《紅樓夢》作者於此處著實記錄了一道尊貴的早膳。

而民間一般稱豆腐皮為「乾張」,北方人特稱之為「油皮」。那是運用豆漿煮沸,冷卻後表面所凝結的一層皮,晾乾之餘所取用的食材。用它來包裹金針、木耳、青菜、香菇、豬肉、雞肉、蝦仁等餡料,並佐以油、鹽、薑絲、糖,以及麻油等蒸熟而成包子,飽含豐富的蛋白質,與鈣、鐵等礦物質,因此中醫也認為豆腐皮所製成的食品可以止咳、清熱與養胃。

明朝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曾說明:「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做法是將「水浸磑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鹹、酸、辛之物,皆可收斂耳。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

而清代咸豐年間,最著名的醫藥飲食專家王士雄,早年潛心於霍亂、溫熱等疾病的研究,晚年移居杭州與上海,將臨床經驗和生活體驗總結為《隨息居飲食譜》一書。他深入研究飲食療法,全書共蒐集日常食品逾三百多種。並針對每一種食物的性味、功效,發為詳盡的論述。其中特別提及豆腐皮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等作用。

清代以豆腐皮做包子的方法有好幾種:

其一是以豆腐皮包裹餡心,像折紙一般,做成方包,再以蛋清封口,盛上竹籠蒸熟;其二是先將豆腐皮裁成小片,做成一個個小口袋,包餡之後,以麻線束口,蒸熟成型之際,再抽去麻線;最後一種則是將豆腐切碎,拌上調味品作為餡料,以麵皮包裹蒸熟。

前者色澤金黃,後者香味滿口,都是說不盡的好滋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