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新聞.諷新聞-- 敦請郭台銘救台灣經濟

羅博土 |2012.09.13
1068觀看次
字級

面對嚴峻的世界經濟景氣衰退情勢,南韓近期宣布一百多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大陸也發表一千五百多億美元的擴大內需的基礎建設措施。

行政院耗時數月開辦五場財經會議,勉強端出命名為「經濟動能提升方案」的五大方針,結果令外界大失所望。

台灣因政府舉債已接近上限,沒法像南韓及大陸動用大筆政府資金,投入基礎建設或補貼政策,來擴大內需,反而逆向思考,在經濟頹勢環境下,期望外界增加對台投資或增加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是被質疑的主因。

這方案的目標是每年經濟成長率增加百分一至一點六,預估三年半後可以見效。但是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只可能成長百分一左右,或是更差的轉為負成長,因此明年相對今年的低基期,確實較有成長機會。

觀察行政院五大方針內容包括從「推動產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拓展市場」、「強化產業人才培訓」、「促進投資推動建設」及「精進各級政府效能」等,其實都沒有新意,很多是政府本來就該做或長期已經在進行,只是沒有成效而已。

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吸引陸資及台商鮭魚返鄉投資,和外勞比例鬆綁政策。這可能才是整體政策方針的主軸。

開放陸資投資比例,希望陸資入股台灣上市櫃公司,或投入股市房地產,帶動房地產及股市動能。

最重要的是規畫每年五百億元目標的台商鮭魚返鄉投資,因此必須配合外勞比例鬆綁至百分之四十。目前勞委會與經建會還有爭議,但可預見的是外勞鬆綁政策是占上風了。

說明白直接些,就是台灣的所謂財經行政團隊,早先是把台灣今年的出口衰退,歸咎於王雪紅的宏達電手機賣得不好,搞壞了成長數字,現在只好把希望寄託在最大條的台灣鮭魚郭台銘的返鄉投資身上。

郭台銘若真的把鴻海集團在大陸工廠的三分之一遷回台灣,伴隨相關配套工廠回台,即使外勞鬆綁,確實仍可能提供約三十萬的就業人口機會,以及創造出至少百分之二的複合經濟成長率。

所以找郭台銘是對的。讓他來救台灣經濟,比較實際,民眾肯定會較有感覺。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一位馬團隊高官事後懊惱說:「為甚麼不早說?」另一個問題是,郭台銘會同意嗎?財經團隊聳肩攤手回答:「我們也不知道。」

一位官員接著很認真地辯解說,這就是中長期政策方針的特色。說白了,也就是說短期不可能實現,未來有機會,長期看是說不定。把握呢?說實話,肯定是沒有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