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今周刊封面報導《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占據各新聞與網路版面,引起廣大民眾討論。
有人感慨他的學習最後並無所用,也有人開始直呼「台勞時代來臨」,然而逼得台灣高材生做出這一選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才是我們需要探討的。
根據文章中的清大生所述,他在台灣工作了兩年,都沒有存到錢,眼看澳洲的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三十歲限制即將來到,於是決心抱著賺錢的心態去淘兩年金,兩年後也的確成功帶著新台幣二百萬元回國。
所以我們要探討的是,為甚麼清大畢業生在台灣存不到錢?澳洲當屠夫這種苦日子,台灣年輕人都能熬過來了,可見他不是在台灣吃不了苦,而是吃了苦卻又沒賺到錢,他才選擇去澳洲吃苦。
在台灣吃甚麼苦?吃無條件加班卻又沒有賺到錢的苦,也就是俗稱的責任制。責任制不單單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如此簡單而已,其所影響的層面十分廣泛。
當國人普遍周一到周五加班三小時去做一件沒有酬勞的事情,這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心情不愉快不說,沒有時間與體力去運動,甚至小家庭的父母,因為這三小時無法帶孩子,還得另外花錢請人看孩子。
最重要的是,當老闆做一個決策,卻需要靠員工加班以完成事情,顯示這項決策本身就是有瑕疵的。
如果老闆要付員工加班費,如此一來他就會不斷去改正他的計畫,找出問題的環節以降低支出,整體來說是一項正面的循環。
但是台灣因為責任制的緣故,老闆並不需要替自己錯誤的決策進行修正或改良,因為員工永遠會免費且超時地幫他將事情做完,這就是為甚麼台灣年輕人存不到錢的主因:花太多時間在沒有任何效益的事情上面。
如果有給合法的加班費,工作第九、十小時,加班費為時薪的一點三三倍;第十一小時,加班費為時新的一點六六倍,勞工有賺到錢,如果沒有加班,勞工也可以拿這時間去賺外快,或是好好休息,怎麼樣也比白做工要好。
台灣政府可以好好想想,為甚麼花了大量時間與金錢所培育的高材生,所得的報酬卻遠不如他國的屠夫?
陳波蓉(台中市/補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