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即將上路的二代健保補充性保費課徵問題,最近又浮上台面。銀行業者表示,單筆「利息所得」超過兩千元便要課徵百分二的補充性保費。根據銀行業者計算,銀行因此要支出三十二億元的行政成本,才能讓健保局徵收三十億元的銀行定存利息補充性保費,完全不划算。
銀行業者建議起徵額度應該拉高到兩萬,且一年徵收一次,以減少行政成本支出。
健保局堅持己見,雖然兩千元利息課徵百分之二的補充性保費,其實只有四十元,少得可憐,而且民間已經出現拆單潮,相信最後真會被政府課徵到的部分會很少。健保局無論如何就是要這樣課徵,捨簡就繁,身為人民好像只能無奈的接受。
反正增加的成本,也不是收錢的單位要支付,反正麻煩的是人民,又不是政府單位,健保局就好官我自為之地堅持這套只針對部分人民增加健保費用的課徵方式。
當初推動二代健保改革時,民間專業人士便一再提出,改以家戶總所得制來課徵健保費,才符合健保的公平與量能付稅原則,合併到所得稅的課徵中一起執行,省時省力又能避免不公平。
健保局應是要推出一個補充性保費的徵收方式,只針對股票股利、利息、正職有兼差等狀況課徵補充性健保費。
健保局的經營方式有點像台電,不管如何,總之我就是虧損,我也不打算解決虧損的原因,就只是要調高產品價格,人民除了勒緊褲帶買單之外,似乎一點辦法也沒有,難怪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會愈來愈低。
王榮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