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宗教團體 佛光山11道場獲獎

李祖翔 |2012.09.11
1868觀看次
字級
內政部長李鴻源(中)頒獎給佛光山十一個單位,由左至右依序為嘉義圓福寺、基隆極樂寺、新竹法寶寺、澎湖海天佛剎、宜蘭雷音寺、高雄佛光山寺、彰化福山寺、高雄南屏別院、苗栗大明寺、台南福國寺、台東日光寺。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內政部昨天舉辦「一○一年度績優宗教團體獎」表揚大會,共有二百八十八個宗教團體因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獲獎,佛光山有十一個道場接受表揚,其中嘉義圓福寺因連續十年績優,除獲內政部頒獎外,也榮獲行政院長陳頒發「行政院獎」。

陳??讚揚受獎的宗教團體,每當災難來時,台灣宗教團體不分派別,秉持著宗教悲天憫人的胸懷投入救災,是感動人心、創造和諧的力量。

澎湖海天佛剎 感動討海人

佛光山獲得「一○一年度績優宗教團體獎」的十一個道場分別為:高雄佛光山寺、高雄南屏別院、嘉義圓福寺、澎湖海天佛剎、基隆極樂寺、苗栗大明寺、宜蘭雷音寺、新竹法寶寺、彰化福山寺、台南福國寺、台東日光寺。

嘉義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表示,長年觀察下來,發現嘉義最缺人文關懷的資源,佛光山推廣的人間佛教正好可以補強,因此開辦社區大學、推廣《人間福報》和雲水書車,並積極走入偏鄉,這次能獲得行政院與內政部頒獎,顯示多年的社區服務與關懷受各界肯定。

「佛光山傾向現代化的創新,卻不捨傳統基礎。」佛光山寺宗長辦公室主任慧思法師認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主張要宗教融合,因此才會號召宗教界,一起為單國璽樞機主教舉辦追思會,也因為長期與不同宗教的相互交流,才能為社會注入祥和氣氛。

澎湖海天佛剎首次獲獎表揚,住持滿舟法師表示,澎湖人多討海維生,他們以為捕魚與佛教倡導的「不殺生」相牴觸,因此拒絕佛教,直到佛光山在澎湖建立道場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佛教並不是為指責他們而來,是要給他們心靈富足的。由於人間佛教生活化,在地人求法若渴,「我們希望繼續用佛法深耕這塊美麗的島嶼,為靠海吃飯的人,以佛法充沛生命。」

高雄南屏別院 服務社區優先

「基隆人不是不愛閱讀,而是基隆的閱讀資源不夠,導致風氣不盛。」基隆極樂寺住持永範法師強調,極樂寺長年深耕文化教育,社教課程與讀書會就是特色,「我們的讀書會不只在室內閱讀,還常四處參訪,不僅『讀山』也『讀水』,讓大眾增廣見聞、擁有正知善見,這才是我們的服務宗旨。」

南屏別院代表黃明侃說,佛光山道場重視社區,融入社區必以「貼心為上」,例如滴水坊成為家庭聚會的重要場所,重視教育更是得獎主因。

苗栗大明寺代表張清川則指出,道場結合佛光會員的力量,與地檢署合作,協助更生人培訓技藝、生活輔助,還有新住民服務,今年是第四次獲獎。

台北行天宮 社會救助有功

宗教團體興辦或贊助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成效卓著,或捐資金額達一千萬以上者,可獲內政部表揚,今年有兩百五十五個團體獲獎,佛光山有十一個道場獲獎。而在十五年內,連續十次或累計十二次獲內政部表揚者,才可獲行政院獎勵,今年有三十三個團體獲得,佛光山圓福寺是其中之一。

除了社會教化有功外,內政部也表揚捐資金額達一千萬並從事社會救助工作的宗教團體,如:台北行天宮捐二億八千萬元予弱勢家庭與恩主公醫院、艋舺龍山寺捐一億六千萬元幫助兒童與病友、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捐一億五千萬元幫助弱勢的非營利組織、高雄道德院捐八千萬元關懷老人、松山慈惠堂捐資六千萬元辦宗教學術研討會、噶瑪噶居寺以四千九百萬元關懷受創少女與婦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