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推動文創產業已成國際新趨勢,文化部「文化創意產業拓展計畫」徵選文創業者,今年參加六大國際展會,到中國、日本東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香港等地,強打台灣文創品牌,協助業者建立國際通路與接單,今年成交金額預期可達一億元。文化部昨天舉辦倫敦「TENT London展」展前記者會,展示充滿創意及本土元素的參展作品。
文化部文創發展司指出,去年文創業者的接單金額約六千六百萬元,今年編列兩千九百多萬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拓展計畫」,其中七月參與的東京國際禮品採購展促成五十件洽商,總計接單金額兩千九百五十萬元。
文化部將在七日至十一日帶領文創業者參加巴黎家具家飾展、二十至二十三日參與倫敦「TENT London展」,十月還有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博覽會、青島台灣名品博覽會,十二月則要到香港參加設計與創新科技博覽會。
文化部昨天舉辦倫敦「TENT London展」展前記者會,有十八家文創業者參展。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專門委員李建利指出,國內文創業者設計的文創產品貼近生活,在國際上具競爭力,未來將徵選更多廠商到國外參展,打出台灣品牌。
這次到倫敦參展的作品,許多結合台灣在地原料,重新創造價值,例如草地工作室運用環保層積竹材製成的「彈竹」椅子,舒適性高,部分人工還可用機械加工取代,讓產品可以量產,增加產值。
後台集創公司利用收割後的稻草和稻穀,製作出有台灣農村風情的稻草凳,也讓稻草得以再生使用。
凌晨工作室以苗栗苑裡的傳統藺草編織為發想,製作愛藺枕、陶藺燈及藺裝等,凸顯藺草溫暖舒適的特色,也讓更多人認識藺草編織。
橙億照明公司讓燈具更加生活化,設計出防水的幻彩LED燈,造型多變且方便攜帶,希望透過創意,讓產品打進一般家庭。
蒐趣設計公司的「派對蝸牛」,夾在杯口上可固定茶包,還能讓人在派對中透過顏色辨識自己的杯子,令生活更便利,也增添了幾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