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台中市充實國小圖書館聯合採購圖書,一千兩百本預計採購的書單內,竟然出現不適合小學生閱讀書籍,有談兩性、算命的,教育部認為確實不妥,將檢討採購流程。
報導指出,該採購案曾於七、八月召開兩次選書審查會議,由國小教師及大學教授組成的審查委員會檢視書單。
選書審查委員會顯然未善盡職責,為學童選擇適合讀物。我非常想了解審查委員會究竟花了多少時間,進行相關工作?如何進行?
一千兩百本書,光是逐一看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等基本書目資料,就要花費不少時間。其次,是否確實翻閱書籍,了解書籍內容,或至相關網站掌握書訊?
這麼重要的選書工作,該不會只是徒具形式,召開會議符合程序,好像游泳函授班,一切都紙上作業,只就書單檢視?
我更想了解送至選書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的第一階段書目如何產生?是確實由各校老師推薦,還是由書商提供?
有特定書商專門從事聯合採購圖書標案。此種圖書標案購書金額非常龐大,因由最低價廠商得標。
因此標價壓得相當低,有決標價低至購書金額百分之五十六以下,著實令我輩服務於圖書館者詫異,疑惑如此價位書商如何生存。
經費遭不肖書商如此濫用、牟利,實在令人心痛!特定從事聯合採購圖書書商刻意壓低標價,著眼於政府單位辦事虛應故事,低價掃進庫存書、不銷書,列於書單中,審查工作只是程序,以如此低價得標,書商其實仍有非常大的獲利空間。
我不曉得政府以聯合採購方式,購贈書籍充實圖書館的考量為何?各校需求不同,購贈書籍實難以符合各校需要。購贈不符各校需求的書,不僅浪費資源,也造成需要購置的書籍無經費採購的窘況。
建議相關單位將購書經費交由各校處理,將書籍的選擇權交給各校,由各校的老師、學生推薦,相關委員會選書,使各校能有計畫地充實館藏,支援教師教學、豐富學生學習,讓孩子悠遊於優質、豐富的閱讀資源中。
李向前(新北市/圖書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