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綬(一七五四─一八一五年)字祖似,號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寧化人,人稱伊汀州。他出身於書香門第,乾隆五十四年登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曾任惠州、揚州知府。伊秉綬為官清廉、正直,通情達理且不畏強權,是人人稱讚的好官,亦是書壇深具影響力的書法家。
伊秉綬傳世的書法作品中,隸書是他下功夫最深,也是造詣最高的書體,堂堂正正的,有廟堂之氣。章法極有特色,字字鋪滿,四面撐足,簡練而直率,像是現代建築的鋼骨結構,給人方整且剛勁的安定感,彼時梁章鉅讚美其字:「愈大愈壯」。
他的隸書不僅章法特殊,結體圓厚、寬博,墨色亦別有風貌,何紹基曾觀伊秉綬書跡後評論:「墨卿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簡。」這如漆般的濃厚墨色,則是來自他的老師「濃墨宰相」劉墉的影響。
伊秉綬的書法風格,是從秦篆、漢隸汲取養分,脫胎於《張遷碑》並鎔鑄了《華山廟碑》、《禮器碑》、《西狹頌》、《衡方碑》、《五鳳二年刻石》等漢碑,但沒有漢隸一波三折的傳統筆法,他減少運筆時的大幅波動,使用簡單純淨的線條,反而有個性鮮明的特點。
晚年伊氏對自己書法美學的認定,是這麼說的:「方正、奇肆、姿縱、更易、減省、虛實、肥瘦,毫端變幻,出於腕下,應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這是他一生對自己藝術創作的總結,並將這段話遺留給其子念曾,以及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