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外電報導】欣逢盂蘭盆節,日本京都市東山區東本願寺大谷祖廟日前舉行第五十一屆「萬燈會」,連日來吸引數萬人前往瞻禮,在燈海浮動的光芒中,合掌追思,為祖先祈冥福。東本願寺表示,舉行「萬燈會」是為了引導往生的祖先回家看看。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已有千餘年歷史,俗稱「盆」(,盂蘭盆會簡稱),亦稱「魂祭」、「燈籠節」、「萬靈會」,現已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民眾會返鄉團圓、祭祖、掃墓。此時,家家戶戶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
盂蘭盆節期間,日本德島縣盛大舉辦「阿波舞會」。阿波舞亦稱盂蘭盆舞、「盆踊」,起源於四國東岸的德島縣(古稱阿波國),約有四百年歷史。通常以數十人組成一「連」,男舞者將和服衣擺捲起,手拿扇子或紙燈籠,動作大,有時英武、有時滑稽;女舞者則多穿著鮮豔浴衣、頭載船形草帽、腳踏木屐,整齊畫一地舞著。阿波舞以三味線弦琴加上吹笛與擊鼓伴奏,還有民歌手伴唱,吸引觀眾隨之起舞,場面十分熱鬧。
另外,京都的「大文字燒」,在多座山上點燃松木,燒出一個輝煌的「大、妙、法」等字樣,及鳥居、船的圖案,成為日本盂蘭盆節的重要標誌。
另外,有些地區將供品裝在盆舟或燈籠裡,點上蠟燭,放入河川大海,稱「精靈流」,類似中國的民俗活動「放水燈」,為亡者祈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