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年過四十才娶越南新娘,兩個雙胞胎孩子今年上國小,如同一般的台灣弱勢家庭,父母打零工、收入有限,以前上公立幼稚園,沒能力供孩子上才藝班,尤其未上過正音班,沒學過注音符號,父母耿耿於懷,擔心孩子程度跟不上同儕。
所幸小學設有課後安親班。雖繳了兩千多元月費,但校方了解家庭狀況後退回,並且針對幾個外籍新娘的孩子,加強課後輔導。朋友直說,孩子上得好高興,學得好快,回家還可以教媽媽,而且比念幼稚園的費用省太多,全家都鬆了一口氣。
政府設立課後安親班,對弱勢家庭的確是一項福音。社會對弱勢家庭的關懷,一向著墨在「學費」、「午餐費」問題,但課後安親班的費用也是沉重負擔;何況,外籍媽媽對孩子的課業指導,先天上就居於劣勢,孩子的學校生活延伸到家長下班之後,父母才能無後顧之憂的「拚經濟」啊!
筆者建議,學校可進一步地整合已退休教師,回校當志工,以本身的專長輔導孩子,讓貧窮子弟,尤其是「新台灣之子」有機會免費或低費加強課業、學習才藝。教育是讓第二代避免複製上一代貧窮的良方,而善用學校課後安親班,則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