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台灣知名版畫大師倪朝龍,是國內畫界將「木刻版畫」帶入省展的第一人,他堅持以手工刻版印畫,費時費工,每一幅畫作至少要花二至三個月方能完成,尤其創作巧妙地結合油畫的「肌理效果」,更將莊嚴的佛菩薩、敦煌壁畫,甚至是西洋聖像入題,在堅硬的木板上刻下對宗教的崇敬和禮讚,期讓觀者心生歡喜,沉澱身心。
一九四○年出生於台中市的倪朝龍,學生時期其美術天分已嶄露頭角,十六歲即以油畫作品〈歸途〉摘取第四屆中部美術展西畫部「特選獎」;往後三年,不僅連續榮獲該展「特選第一名」。在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求學期間,更向班導師周瑛教授學習版畫,他在看似笨重的堅硬木板上,一刀又一劃,卻也耕耘出台灣版畫藝術的新生命。
「看似簡單的木刻版畫,其實製作過程相當繁複。」倪朝龍說,首先將木刻多版雕刻後,再用水性染料套色彩印,不但比一般版畫作品柔和、鮮麗,趣味性也高,但因一筆一刀製作很辛苦,加上木板版畫必需一一套色,通常得套印七次以上,不乏有套印十一次的作品。
憑藉著一股初生之犢的勇氣,倪朝龍在第十四屆全省美展,首開先例以〈剝落的壁畫〉、〈廢墟〉二件版畫作品參展並獲入選,第十五屆再以〈憶之故鄉〉入選,「屢次以版畫參展入選並得名,這份榮譽奠定了我對版畫的興趣與信心,也因此,版畫創作也成為我終其一生、無怨無悔的追尋。」倪朝龍堅定說道。
為推廣版畫藝術,倪朝龍近年來更赴中國河北成立個人工作室,印製「年畫集」、「佛畫集」、「敦煌之美」、「敦煌再巡」等五個系列作品三十幅,陸續完成一萬五千餘張工夫細膩、色彩華麗而不俗的版畫,可說是國內版畫作品印量最多的藝術家;今年,倪朝龍更將近作〈威震八方〉贈予佛陀紀念館典藏,響應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
回首五十餘年在創作生涯的堅持,倪朝龍亦歷經台中師院附設實驗小學校長、亞洲大學教授、台灣省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等階段,他笑說自己「人生七十才開始」,他始終堅信藝術是一種潛在力量的永恆觀照,「今後,我將秉持一貫的努力態度,作品再求超越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