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文志
姚鼐(1731-1815),字姬傳、夢穀,寓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少舉孝廉,乾隆十五年高中舉人,乾隆二十八年登榜進士,授庶起士。姚鼐為清桐城派古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桐城三祖」,其轉化方苞、劉大櫆、姚範(伯父)的古文理論,以「義理、考據、詞章」擴大方苞「義法」說,又發揚劉大櫆「神氣」說,專攝以「神、理、氣、味」與「格、律、聲、色」等等。
其著名弟子眾多,鞏固古文派體系,如方東樹、姚瑩、梅曾亮、管同與陳用光等等,後譽中國古文第一人。編有總集《古文辭類纂》、詩選集《五七言今體詩鈔》,有《惜抱軒全集》。
乾隆三十八年,姚鼐獲薦任四庫纂修官,時與戴震共修四庫,欲師戴震遭拒,遂譏擊戴學「破碎不通」,詛咒戴震「身滅絕嗣,此殆未可以為偶然也」。講學四十餘年,於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桃李暄天,弟子多妍。子景衡,以舉人任知縣。
其知名散文如〈登泰山記〉:「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另〈遊媚筆泉記〉:「日暮半陰,山風卒起,肅振岩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皆是千古至文,流響後世。
見其搖櫓聲中〈出池州〉詩:「桃花霧繞碧溪頭,春水才通楊葉洲。四面青山花萬點,緩風搖櫓出池州。」池州,位安徽省西南部,陶淵明、李白、杜牧、蘇東坡、岳飛、司馬光等於此留下詩歌名篇。池州有佛教聖地九華山,有民間儺戲、文南詞戲曲、京劇始祖青陽腔等豐富文化內涵。唐會昌五年,池州刺史杜牧在池州秋浦縣齊山舉行詩會,詩人張祜等應邀會友。杜牧另題詩〈春末題池州弄水亭〉:「嘉賓能嘯詠,宮妓巧妝梳。」岳飛駐軍池州,作〈池州翠微亭〉:「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楊葉洲位安徽貴池縣,形如楊葉,以名。
是詩以春暖花綻柳綠,溪清水碧,桃花盛開,霧瀰煙鎖,春水漲滿楊葉州。在這樣的氤氳氛圍,又見青山四矗,春花滿坡,乃悠然適意的離開池州。美景詩人兩相襯,幽雅中身心安適,與自然混融,清心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