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兒童電影都是孩子戰勝恐懼的冒險,經過勇氣的考驗,他們的夢想成真,長大與智慧是旅途結束後的獎賞。圖/天馬行空
非報系
為什麼一個大人會想去看兒童電影?既然這不是宮崎駿或皮克斯,看電影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找回童年的純真和歡樂,那麼,為什麼要去看一部兒童電影?
一般兒童電影都是孩子戰勝恐懼的冒險,經過勇氣的考驗,他們的夢想成真,長大與智慧是旅途結束後的獎賞。如果還有動物,那孩子除了和牠建立獨特情感之外,更是義無反顧的動物救星,甚至是外星人救星。
《藍色夢奇地》一樣有隻藍色小老虎和令人開心的結局,不過孩子和老虎的關係卻不太一樣。動物的出現往往代表人類和大自然的最後一道連結,小老虎也是,而且牠的使命更直接。
壞蛋好市長與拆遷議題
愛幻想的小女孩卡卡和媽媽住在老舊的植物園裡,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夢畫在筆記本裡,然後跳出窗戶,跑到溫室裡和植物、昆蟲、金魚道早安。同住植物園裡的,還有她的麻吉好友馬修跟他的爸爸,馬修的爸爸愛花成痴,守著無人光顧的植物園,只能落魄地緬懷舊日時光,面對拆遷的危機束手無策。
這部電影裡的大壞蛋,正是好市長和他的都更政策。無視於一座城市所累積的文化歷史與美好記憶,好市長一心為了自己和財團的利益,不但洗腦小朋友、欺騙市民、做出一些黑暗勾當和齷齰手段,更堂而皇之以「依法行政」四個字,強行他個人的「法」,罔顧人權和居住權。
想像幻化的救星藍老虎
眼看小市民無法抵抗邪惡市長,這時開始盛傳有一隻可怕的藍色老虎逛大街,造成人心惶惶。但是卡卡和馬修發現藍色老虎躲在植物園裡,不但很溫柔,還很小隻。
故事就從這裡有了驚喜,藍色老虎其實是從卡卡的畫本裡跳出來。當她被老師處罰時,老虎在天花板的光影裡輕輕跳過;當她心急城市就要被好市長搞得只剩高樓大廈,憂鬱藍老虎划著船在河裡哭泣,或是在橋上用雨傘把烏雲推走。
老虎不需要小孩救,想像不就是來去自如的嗎?既然是想像的產物,牠當然是來創造奇蹟,拯救小孩的夢想和城市的未來。於是一夜之間,植物園長滿了熱帶的藍色花朵,衝破溫室的玻璃,好比城市裡一座人與自然共存、充滿希望的小島。讓人重新發現歷史建築的價值和記憶、駐足感受自然。所有市民因此抵抗強制拆遷,為城市保留綠色心臟。
城市需要自然和人文
藍老虎代表的,其實就是我們心中的自然;牠以溫柔和平的方式,阻止城市毀滅的浩劫,因為美好的人文景觀一旦拆除就一去不回。唯有如此,卡卡和馬修才可以繼續躺在草地上、在熟悉的城市巷弄裡玩遊戲。
甚至一起搬到更大的廢墟:一座政府閒置荒廢的蚊子館,卻是有著漂亮馬賽克壁畫的古蹟浴池,牆上正是藍老虎住的叢林小島。一切正等待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意,為這棟承載時間的建築重新注入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翻譯,融入台灣現正面對的「土地正義」議題詞彙,讓觀影經驗更添一分現實的幽默。真希望這一部電影可以給那些忘了城市精神為何的官員和商人看看,因為,最沒有想像力的他們,就是電影裡「最危險的蠢蛋」好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