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德啟大樹報導】佛光山新聞寫作暨攝影研習營,五日邀請開山大師特助慈惠法師在麻竹園法輪堂為學員開示,對於大家的提問,有問必答,並分享出家以來的生命經驗。
「您是以什麼『心』跟隨星雲大師堅持走出家路?」慈惠法師提到,他年輕時愛唱歌、愛參加活動,而星雲大師懂得年輕人,所以舉辦一系列活動,如歌詠隊、佛陀傳舞台劇,乃至創辦幼稚園、出版社,讓青年發揮長才,因而從在家到出家,數十年來跟隨大師。
「如喪考妣的佛教意義何在?」慈惠法師認為,佛門修行要明白生死大事,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能保持一顆淡定的心,用佛法看世間,就不會跟著境界起舞,「我是這樣以佛法面對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他話鋒一轉,談到親情的重要,出家後的他,將小愛轉化成對大眾的愛。
「創意源頭在哪裡?現場台語口譯的要領是什麼?」慈惠法師致力人間音緣、佛學會考、佛光大學百萬人士興學等活動,他表示那都是大師的創意,通常只要大師一句話,他就會依教奉行、貫徹到底。
如「百元可以興建大學」,讓信眾感動又懺悔:感動微薄的力量竟然創造奇蹟,懺悔自己真是不好意思,才出百元而已。此外,佛學會考突破傳統,以漫畫考試,因為蘊含品德教育,所以吸引百萬小朋友參加。至於口譯要領,慈惠法師則說,專注大師話語,無預設立場,如實呈現大師的法語,從中也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他期勉大家「用心必定有收穫」,並希望在場學員能以溫馨新聞散播好因善緣,帶給讀者人間溫暖、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