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周三就是父親節,兒童福利聯盟昨天公布「二○一二年爸爸形象大調查」,發現爸爸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少得可憐。四成孩子表示,爸爸沒時間陪他寫功課、念書,三成孩子連父親的歲數、工作內容都不清楚。調查顯示,父親在兒童心目中的平均分數只有六十八點七分,勉強及格。
兒聯昨天公布「爸爸形象大調查」,調查抽樣訪問台灣本島十九縣市國小三至五年級學童。根據調查,受訪兒童的三餐料理、基本生活照顧,大多還是以母親為主;只有在「處罰、糾正」這一項,父親與母親差異不大。有四成的孩子說,爸爸沒時間陪他寫功課、念書,近百分之二十二的父親每天陪寫功課、念書的時間不到一小時,超過一小時的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很多爸爸甚至忙到連陪孩子「玩」的時間都沒有,二成四的爸爸沒時間陪孩子一起玩、看電視、打電腦、看書,百分之二十一點七陪玩的時間不到一小時,超過一小時的僅四成。受此影響,僅百分之十三的孩子回到家想要跟爸爸在一起,四成寧願選擇媽媽,近三成比較願意跟兄弟姐妹在一起。
因為親子關係生疏,調查發現,三成孩子連父親的歲數、工作內容都不清楚,近三成七不知爸爸的生日,約五成不知爸爸的興趣與嗜好。很多小學生都有臉書帳號,但有八成受訪孩子不知道爸爸的臉書帳號,意味爸爸在孩子的網路世界缺席,可能無法盡到對孩子網路世界把關、輔導、教育責任。
請孩子幫爸爸的表現打分數,評分項目包括:「關心我、用心照顧我」、「花很多時間陪伴我」、「平常會抱抱我、或是親一下、牽一下我的手」、「賺好多錢、能幹,有好的工作」、「可以滿足我所有願望,像是買我喜歡的東西」、「陪我聊天或是聽我說心事」等項,受訪兒童給父親平均分數為六十八點七分,勉強及格。
調查發現,七成三學童希望爸爸多關心和照顧自己,超過四成學童則希望爸爸花時間陪伴、聽他說心事或聊天。至於孩子心目中的第一名老爸人選,則是旅美職棒投手王建民。
兒盟表示,調查發現,爸爸還是很難擺脫「嚴父」角色,和孩子互動相處時間較少,因此,兒盟呼籲老爸放下身段,執行「愛孩子三三三運動」,每天擁抱三十秒,傾聽、陪伴三十分鐘,和「周三不加班」,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