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女大學生完成二十天環島撿垃圾計畫,不論結果如何,單是這份「愛鄉土」的熱情,令人衷心讚佩。
許多人都會以愛台灣、顧環保、重清潔、救地球等口號,展開維護環境活動,如海岸淨灘、千里行腳、為鄉土而走等,主題均訴諸「還給大地清潔」。
這些環境清潔運動,源自三十幾年前的「你丟我撿」,其後還有「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等,目的都是勸人不要亂丟垃圾。
經數十年,國人公德心依舊不足,從女大生環島,感受「每天撿不完的垃圾」即可得知,這是人性不美的一面,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質言之,「你丟我撿」本身就有盲點,亦就是「只要丟就有人撿」。正確之法應是斷絕源頭,也就是「你不丟我就不用撿」。否則有人拼命撿垃圾,但有人拚命丟垃圾,垃圾永遠撿不完,如此惡性循環,只會扼殺有心人的熱誠。
大家若不健忘,每年的中秋節烤肉,或各地喜年華、海洋音樂祭等活動一結束,滿坑滿谷垃圾,至少要清理兩三天,成千上百噸垃圾。嘉義縣2012東石漁人碼頭海之夏祭,垃圾堆積如山,廁所到處穢物,清潔隊苦不堪言,就是例證。
結束環島之行,這群「簡(撿)單美麗」的女大生,以儉樸踏實的精神,親身疼惜這片土地,雖然「熱情有餘,成效不足」,發心仍值得佩服。
愛山者遵守「請帶走美麗回憶,勿留下一紙一屑」的規則,杜絕垃圾落地,唯有靠道德約束和法律規範,從小教育整潔觀念並施以重罰。
人人站在利己利他的立場,為他人和大地設想,才是釜底抽薪之道,否則再多人參與都是做白工。
法雨(嘉義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