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第十現咒語為「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梵文namas-krtva-imam-arya,「南無」為「皈命」,「悉吉栗埵」是「於彼」,「伊蒙阿唎耶」是「我聖」,整句咒語意思為「禮敬歸命聖彼觀自在」。
咒語和題記「此是龍樹菩薩本身大須用心誦此勿大菩薩性急」的關係,在《大悲咒註像》有進一步地闡釋,註言:「此是龍樹菩薩本身。大須用心誦。勿失。寶咒註云:南無義見前註,悉吉栗埵伊蒙,因持咒力,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富得富,所求皆得。阿唎耶,龍樹本身,現黑面像菩薩,降伏魔冤。」
像註解釋題記「龍樹菩薩」是「降伏魔冤的黑面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另一種示現。因此在誦念「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時,其誦念功德如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菩薩以其大威神力,饒益一切眾生,「若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龍樹菩薩」,梵語Ngrjuna,譯為龍猛,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的婆羅門,後出家為僧,是佛教著名的大乘論師。
據《龍樹菩薩傳》記載,尊者出家因緣甚為奇異。精通一切世學道術的龍樹,弱冠之年與友三人求得隱身法術,四人便經常隱身王宮淫樂,宮中美人皆被侵凌。
國王召集宮中臣子商謀解決之道,宮臣耆老則言此事應為鬼魅或是方術所至,後有智臣諫言:將細土置於宮中諸門,若是鬼魅則無跡可尋,若是方術所至,便自現其跡。
不久,宮中出現四人蹤跡,王命力士向空中揮刀空斬,剎那間與龍樹同行三友皆死於刀下,唯龍樹因屏氣躲於國王頭側而免於一死,逃出宮中。
龍樹深悟欲為苦本,慚愧懺悔出家成為比丘。因緣所至入靈山,獲老比丘授以大乘經典,因未解究竟空義,乃周遊諸國,尋求大乘妙義,後獲大龍菩薩垂憐,進入龍宮寶地,獲閱寶華、方等無量經藏。
龍樹出龍宮後大弘佛法,摧伏外道,作無數經論,大倡中觀論述,度人不可稱數。所以,從版畫中可以看到繪者直接以「巨龍」為前景,即為彰顯端坐龍上的尊者「龍樹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