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一位十三歲左右的孩子:「你的喜好和興趣是什麼?」,他可能會覺得這比考試還難作答。出了社會,年輕人的熱忱與好奇心,往往又被現實壓力給消磨殆盡,因此不少人直到工作多年,都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最近,日本知名的小說家村上龍,建議父母應善用孩子十三歲起的十年,陪孩子找出真正的興趣,讓孩子穩健自信的踏入社會。
幫助孩子找到興趣,父母的細心觀察是重要的一環,但是掌握觀察的重點,才能夠真正了解孩子的潛能與興趣。兒童心理諮詢專家王素卿建議父母可從三方面觀察:
1.樂在其中:孩子在從事某項興趣時,可以完全忘卻其他的煩惱、壓力,愉快地浸淫其中。
2.專注到渾然忘我:富豪汽車客服處長姚祖瑋,從小就對車子零件、機械產生興趣,他以自身經驗建議父母,如果平時家裡吵鬧不休的孩子,突然靜下來專注於某事時,不妨去觀察看看孩子在作什麼,以確定孩子的興趣所在。
3.自己尋找解決的策略:當孩子手邊的工具不足時,會自己想辦法解決當前的困境,創造出新的方式。
除了「觀察」,父母若能試著提供各種的工具、東西給孩子,從多樣化的接觸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也是很好的方式。此外,除了具象的東西,也不妨觀察孩子的習慣、習性、行為、思考模式,從旁協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興趣。
一○四人力銀行總監邱文仁表示,當孩子感受到負擔時,也是放棄自己興趣的開始。所以父母雖然要時時關心,給孩子拍肩、口頭的讚美,但不要給孩子太大的期待,以免孩子承受過大的壓力。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