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中西鼻煙壺交流 故宮特展登場

郭書宏 |2012.07.26
73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故宮即日起在正館三○三陳列室推出「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精選三百六十件鼻煙盒、鼻煙壺及相關器具,完整呈現清代在歐洲鼻煙潮流下,發展出的特有鼻煙壺文化。

故宮表示,「鼻煙」源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將粉末直接吸入鼻中,略為刺激嗆鼻,帶特殊香氣,有通嚏功效。十六世紀初鼻煙傳入歐洲上流社會,用來儲存鼻煙的鼻煙盒如同珠寶首飾,成為身分地位及財富的象徵。

鼻煙及裝飾華麗的鼻煙盒十七世紀傳入中國後,清帝深深喜愛,開始命令內府製作鼻煙壺,並將西方畫琺瑯、玻璃製造技術及各類紋飾巧妙融合,創製獨具特色的鼻煙壺。

特展分四大單元:「西潮—歐洲鼻煙盒」呈現十七世紀歐洲的鼻煙盒,採用各種珍貴質材,運用鑲嵌、金工、畫琺瑯等技藝製成,也是外國使臣進貢的貴重外交禮品,深受清帝喜愛;「新潮—清廷創製鼻煙壺」呈現鼻煙傳入中國後,改良成小口廣腹有蓋匙的鼻煙壺,創製出屬於清廷的新潮流。

「風潮—競相爭艷」,可看到清代巧匠依據不同材質的特性,結合傳統或創新技藝,在微小的空間中,創作造型精微的各類鼻煙壺;「迴瀾—品味交流」藉由西方為清宮特製的鼻煙壺及清宮製作的鼻煙盒,呈現中、西鼻煙風潮的交流與激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