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台一休閒農場,是台灣農場的「F4」之一。它占地有十三甲,極目望去一片綠意,董事長張國禎出身農藝專業,以種種苗起家,他經營農場的概念,就是希望來到這裡的人,視野仰角六十度以內都盡可能看見綠色。圖/林耀堂非報系
文/記者阮愛惠
埔里台一休閒農場,是台灣農場的「F4」之一。它占地有十三甲,極目望去一片綠意,董事長張國禎出身農藝專業,以種種苗起家,他經營農場的概念,就是希望來到這裡的人,視野仰角六十度以內都盡可能看見綠色。所以「台一」雖然結合餐飲和住宿空間,但諸如電線桿、路燈柱、屋外的明管等,張國禎都盡量用爬藤植物把它們包覆起來,不但視覺上增加美感,也具有保護作用。
來到庭園一隅,見到一個被蕨類完全包覆的長方體大物,正疑惑那是什麼?冷不防中央開了一扇門,走出一個拿布袋的人。原來,這裡是台一的小倉庫,它不是水泥及鋼骨建造的,而是兩座貨櫃合併的貨櫃屋。這是董事長張國禎巧智慧心設計的「綠建築」,不費一磚一瓦,而且造價便宜,維護簡易喔!
張國禎很懂植物,他知道蕨類其實不需土壤,有介質即生生不息。但放在屋頂的介質要輕,而且通氣性和排水性要好,這種介質埔里很多,就是種香菇的廢土,菇農免費送給他一堆。它是十公分厚度方型棉花,把它包在貨櫃屋外面,種上腎蕨,可以降溫及隔音,破解了貨櫃屋「冬冷夏熱」的缺陷,而且外表一片綠油油的,非常賞心悅目。
但如何澆水呢?張國禎說:「台灣年降雨量平均2214公釐,蕨類底部有球莖,下雨時會吸收水分,缺水時再慢慢釋放出來。台灣蕨類有六百多種,是世界密度最高的國家,地理環境條件非常適合栽種蕨類。蕨類相當爽淨,不長蟲也不招蛇,很好照顧。」
張國禎想出這個「貨櫃屋綠建築」的點子之後,在民國八十幾年時,已用這個方法將埔里國小的屋頂全部綠化。曾有人叫他申請專利,但他卻認為:「好東西大家一起享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