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員林訊】油畫家陳妤蓁十年前車禍「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開刀後未根治,雙手會抽痛、顫抖,被迫中斷熱愛的繪畫,也影響生活品質,半年前,彰化縣員林員榮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建華以創新「高層次超音波導引」,治療好她神經痛宿疾,讓她重拾畫筆與精采人生。
陳妤蓁是台中市豐原美術家協會會員,常年作畫,讓她飽受「頸椎退化性關節炎」之苦,但生活與創作沒有大問題,十年前她車禍「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開刀後雙手發麻、抽痛與顫抖,無法握筆,拿筷子吃飯也成問題,椎筋刺骨劇痛時只能求助急診,靜脈注射藥物舒緩疼痛,中斷繪畫八年時間。
她說,不能繪畫人生頓失色彩,生活自理也得靠人幫忙,讓她意志消沉,遍尋良醫治療效果都不佳,直到遇到陳建華才重啟新人生。
陳建華說,一般把超音波運用在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診斷上,檢查神經疾病多用X光等放射性檢查,他利用「高層次超音波導引」治療神經痛,準確定位患部治療,避開小於零點一公分微血管與神經的破壞,患者不必承擔麻醉與輻射風險傷害,比起吃藥、注射等對身體其他器官影響小。
陳建華說,他到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神經調控及疼痛微創手術時深受頭痛困擾,當時就發誓一定要搞定神經疼痛問題,因此投注心力在可精準定位治療又能減少病患傷害的「高層次超音波導引」技術,能幫陳妤蓁重拾繪畫精采人生,讓他感到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