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阿底峽骨灰 歸故里34年紀念

觀珩 |2012.07.11
89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孟加拉文化研究院日前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研討會,紀念迎請十一世紀高僧阿底峽部分骨灰回國供奉三十四周年。

藏傳佛教高僧阿底峽(西元九八二至一○五四年),是古印度薩訶羅國(今孟加拉達卡地區)的王子,幼年信奉佛教,嚴持齋戒。年僅十一歲,即效法釋迦牟尼佛捨棄王位,至中印度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學習,並參訪當時的名師。二十九歲在大菩提金剛座摩底比柯羅寺從戒護出家,法名「聖燃燈吉祥智」。三十歲以後,遍學大眾、上座、正量和一切有等四部的三藏聖典和律部,是博通顯密經論的知名學者。

一○一一年,阿底峽率弟子百餘人到金洲(今印尼蘇門答臘)從法護(有說是法稱)受學。四十四歲回印度,任超岩寺首座,被尊稱為八賢之一。一○四二年,應邀至西藏弘法,翻譯經論,並以藏語撰寫佛學理論著作,以及醫學書籍。其著作甚豐,包括《般若心經解》、《入二諦論》、《大乘修道法攝略》、《法界觀歌》、《三摩地譯糧品》、《破除一切業障儀軌》等,對後世影響深遠。

一○五四年,阿底峽於西藏圓寂,骨灰供奉在西藏聶塘寺;一九七八年六月,其部分骨灰迎請回歸孟加拉達卡故里,安奉在達瑪拉吉卡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