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落‧尋古意】 柳營劉家古厝舉人杆

文與圖/吳清和 |2012.07.11
2797觀看次
字級

台南柳營常住人口約兩萬兩千人,只占整個大台南地區的百分之一點二弱,這個非常適合人居的小鄉鎮,除了因為高鐵經過帶來些微的噪音之外,柳營的空氣裡安靜到幾乎沒有雜質。

座落在柳營區士林村的「柳營劉家古厝」,在整個柳營的寧靜氣氛中,更凸顯其莊嚴。

柳營劉家古厝又叫「柳營劉家祠堂」,根據柳營鄉誌的記載,劉家來台始祖劉求成,其父劉茂燕追隨鄭成功北伐,陣亡於金陵之役。鄭成功憐恤其後裔,邀劉求成移居台灣,於是劉求成奉母渡台,落腳於「查畝營」,也就是現在的柳營,劉家在柳營附近墾地數千甲,建設地方,世代相傳,迄今十二世,歷三百多年而不衰。

西元一八九○年,由當時劉家六大房頭共同商議後,敦聘唐山工匠參照大陸南方宗祠的格局,建造面積約八百坪的四合院大厝,所有建材與工匠,均由大陸「過鹽水」搭船來台灣。正廳前有寬闊天井,兩側是雕梁畫棟的護龍,各個窗斗都有彩繪花草,祠堂門額懸掛著清治時期,官位最高的台籍官員王得祿致贈給劉家七世祖劉達元高中文舉人的「文魁」匾。

古宅院前兩邊分豎「舉人杆」,劉家於清朝咸豐、光緒年間出了二位舉人,分別是咸豐壬子年(一八五二),劉家二房七世劉達元中舉人,清朝咸豐官方賜豎立舉人杆,舉人杆高七丈六,由福州運至柳營;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三房八世劉灃芷亦中文舉人,清朝官方再賜第二支舉人杆。目前僅存右邊舉人杆,左邊的舉人杆因電擊傾倒,唯石座仍在。

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間,劉氏宗親決定自行由祭祀公業出資整修,在相關單位的提供意見下,柳營劉家古厝及舉人杆仍舊保持得相當完整,依然古意盎然,並以絕對挺拔的風骨,述說數百年的民族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