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數位化興起,獨立書店面臨困難,近年倒閉的書店比成立的還多,但仍有一群人懷抱理想,創立、經營獨立書店。位於清華大學內的水木書苑創辦人蘇至弘表示,他因愛書而開書店,面對數位化,他樂觀看待,因為書店是經營「人與人」互動的平台。
位在新北市淡水河畔的有河book書店,負責人686表示,希望到淡水看風景的朋友,也可以進書店翻翻書。他表示,有河book賣詩集為主,平時也會舉辦攝影展、學生表演,活化空間也是獨立書店生存的方式之一。
花蓮縣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負責人陳培瑜表示,她不喜歡外界總把花蓮當成偏鄉。她希望書店成為資源傳播的平台,提供花蓮孩童優良繪本,進而擴展到社區和學校。看著孩子快樂看書,陳培瑜發現,除了孩童,更需要經營大人閱讀的習慣。
台中市東海書苑一九九五年創立在東海夜市旁,二○○六年結合咖啡店型態,搬進市區經營;因為走小眾市場,不需要向市場妥協,能自由舉辦各種閱讀活動或自由作家的作品發表、音樂人的歌友會。老闆廖英良表示,實體書店不只做書籍買賣,更重要的是作為愛書人停留讀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