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發展銀髮族照護產業

 |2012.07.03
1683觀看次
字級

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以電影《愛》(Amour),摘下第六十五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Palme d'Or)。《愛》是探討老年配偶面對生死課題的影片。

電影一開始是警察破門而入,發現安然躺在床上,四周擺滿鮮花的老太太屍體。隨著劇情發展,大家開始理解為什麼一個很少抱怨,默默承擔,愛妻愛家的老先生會殺死老伴。

近兩年台灣已經出現至少兩起老夫殺老妻的案例,其駭人聽聞的程度絕不下電影情節;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看不出相關部門正視這個問題,僅當做是令人唏噓的人倫悲劇來看待。

日前台中市一位七十七歲的蔡老先生先溺斃中風的七十三歲妻子後,自己再上吊死亡。前此八十三歲的王老先生在家中先拿藥物讓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八十歲太太服下,趁她熟睡時,用鐵鎚把螺絲起子敲進妻子額頭,釘死她之後再向警方自首。王老先生去年底在二審前,病逝於看守所。

台灣每天上演的人倫悲劇屢見不鮮。一個月內,全國各地就發生多起自殺事件。六月初,短短六個小時之內,就發生兩起大學生跳樓自殺的不幸事件。接著一名染上酒癮的單親媽媽,於三年前自殺未遂之後,帶著罹患唐氏症兒子喝農藥自殺身亡的家庭悲劇。昨天又傳出一起八十歲老翁殺死老妻再上吊死亡。同樣悲劇竟一再上演。

鑑於二十多個國家有近百篇研究報告都顯示,媒體報導自殺的新聞,確實會增加有自殺傾向者的模仿作用;近幾年台灣媒體已經比較自律,不再大肆渲染自殺新聞。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社會對老夫殺老妻的這則新聞,整個社會似乎非常「淡定」地面對,完全忽視這起老人悲劇隱藏的嚴重問題。

精神醫學早經證實,老年人是最容易罹患憂鬱症的族群,和社經地位或經濟收入無關,也有可能預防。麥可‧漢內克在電影中,刻意安排這對老夫妻生活還算優渥,並不是貧病交逼,請不起看護的經濟弱勢者。現實生活中,王老先生經常把自己的心聲和對社會的不滿,寫在部落格中。最近殺妻後自殺的蔡老先生,雖然中風又有輕微的失智,卻和獨子、媳婦和孫子同住,也常和兒子談起身後事。

因此,這些老人常常會因為還有老本、老伴、子孫,而成為社會福利體系的局外人。儘管他們有他們的心聲和對病痛死亡逼近的苦處,卻很難獲得外界的關注,更別說專業的心理諮商或精神科協助。

在現代社會,雙薪家庭很普遍,中壯輩卡在老少兩代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之間,難有喘息的機會。面對老人家淺眠、嘮叨、記憶力差、動作緩慢、慢性病痛多的種種現象,願意共同居住,彼此容忍和包容的已不易見,這不是他們不孝,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種情況下,最應建立社區守望相助的力量,鼓勵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以彌補政府資源的不足。政府則應支持銀髮族相關照護產業的發展,效法已經有很多經驗的日本,讓老人的身心照護成為新興產業,以期能老有所終,避免老夫殺老妻的人倫悲劇一再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