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上,被稱為「朋友」的朋友 ,十之八九都陌生,因為連來連去才在網海中能夠相遇,彼此總無法累積真實的互動。我端詳著各式各樣的「臉」,讀著他們在自由園地上書寫的文字,感受到新科技的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竟也帶幾分詩意。
「FB朋友成千上萬,其實只要六十個就夠」,這是一位創業家的說法。他向六十位朋友集資成功,如今因創業有成而加倍回報,他因此告訴後輩,朋友不要浮交爛往,能真心伸出援手的,六十個就綽綽有餘。
哇,六十個,這麼多,對許多人來說都算天文數字。點頭之交也許不少,但交情深到可以急難救援,不只我,應該多數人,都沒辦法擁有這麼豐足的人際關係。
交朋友,也需要表達的天賦與分享的意願。阿莉說,有人擅於傾吐,抓著電話述說還算有趣的內容,姊妹淘樂於傾聽,簡訊與臉書鎮日傳得熱鬧,但不見得可以成為生死之交。
反倒是回到古早時代,彼此的心是真誠的,一旦認定,生生世世,就是肝膽相照。「我,其實都是一個人過日子。」阿莉有條件這麼嘆息,因為她是電視知名主播,一般人對她精采的社交生活常投以豔羨。而她自己看自己,卻寂寞得發慌。
臉書這新科技,讓認識新朋友有了一視同仁的管道而變得容易,好像滿網都存在著呼之則來的友誼,任我們放懷撿選。從此不再孤單,姓名與照片真實的和自己在網上連結,收到訊息,分享心情,還隨時為自己喊加油。
世界因此變得溫暖嗎?能集合六十個知己而為生活添進活力嗎?我,卻是沒辦法。無法交談,不能交心,僅用滑鼠一來一往,怎可能為友誼奠基呢?
關起電腦,我思念起兒時在水塘邊的玩伴。那時,手中空無一物,只有路邊的野花和泥中的石頭幫襯玩家家酒,卻讓友誼積存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