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小常識】端午與鍾馗

文與圖/陳牧雨 |2012.06.19
4834觀看次
字級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看龍舟賽之外,各地還有其他許多不同的習俗,比如:

插艾草、懸菖蒲、戴香包、喝雄黃酒等等,但大都脫離不了驅邪避凶的考量。其中與繪畫有關的,就是掛鐘馗的畫像。

鍾馗捉鬼的故事家喻戶曉。按《天中記》引《唐逸史》說:

唐玄宗患瘧疾,久治不癒。某日玄宗大白天打瞌睡,夢見一個醜陋的怪人,捉小鬼大嚼。玄宗問他是誰?

他回答說:「我是終南進士鍾馗,生前曾應科試,未被錄取,撞死階前。」

玄宗醒來後病就好了。因此找來當時有名的畫家吳道子把鍾馗的像畫出來。從此唐代每到年尾,皇帝都會賜鍾馗畫給他的大臣懸掛家中避邪;至於後來轉變成端午節掛鍾馗畫的習俗,應該也和驅邪有關。

同時由於鍾馗的造型醜陋怪異,給了畫家很大的造型想像與揮灑空間。因此,鍾馗成了歷代許多畫家喜歡入畫的題材。

早期的鍾馗畫像,大多是畫他手拿寶劍,一付兇神惡煞,連鬼都怕的樣子。後來,文人畫家把鍾馗文人化了,因此,也出現了許多以鍾馗彈琴,或者寫字作畫,以及執笏上朝等題材的作品。

接著,由於文人的想像豐富,又加進了鍾馗的妹妹這一號人物,而發展出了「鍾馗嫁妹」這種既逗趣又吉祥的故事題材,讓鍾馗的悲憤及詭異,又多了一些人情及幽默。

後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出現了鍾馗醉酒的畫作。據說鍾馗醉酒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天下太平,鍾馗無鬼可抓,只好喝酒去了。

另一是諷刺世間上壞人太多,乃因鍾馗喝醉酒,疏忽職守的緣故。

歐豪年先生有一首題鍾馗醉酒的詩:

擭人魍魎已堪嗔,

世法偏容人吃人;

啖鬼憐君徒自苦,

何如一醉到千春。

說的是鬼太多了,吃都吃不完,不如醉酒去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