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與法華相遇

文/有見(寺務管理系 |2012.06.17
3343觀看次
字級

我最喜歡《大乘妙法蓮華經》了!

〈法華偈〉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喉中甘露涓涓潤,口中醍醐滴滴涼;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就是這首偈子,讓我喜歡上《法華經》!誦讀《法華經》的利益,真是太神奇了!

以前,我都會去道場參加法華法會,梵音一起,大家專心唱誦〈爐香讚〉,一陣陣感動不自禁地從心中湧出,望向佛陀,沉浸在唱誦的喜悅裡,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這是一幅最美的畫面!

常聽人說,要慈悲為懷,口說好話、和諍語、愛語,但習氣使然,一受到外境影響,語言就顯得粗糙無比,事過境遷後,往往才生悔意。附錄於經典後的《持驗記》,記述梁朝道蹟法師,夜誦《法華經》萬部,歸寂後,一朵青蓮華從舌根生出。可以得知,誦讀《法華經》的殊勝,不但可消除口的過失,還可得到無量的功德!

隨著經文往下誦讀,愈感到佛陀悲憫眾生的心。佛陀不捨任一眾生,只要眾生肯發一念善心,就為自己種下菩提種子。在佛學院中,五堂功課是必要修持的行門之一,每當寒流來襲,冷風颼颼地吹,清晨五點半,打板聲準時從大悲殿那頭傳來,要從溫暖的棉被裡爬起來的那一刻,是相當掙扎的,但是,一想到大慈大悲憫眾生的觀音菩薩,我就會打起精神,提起願力,踩著堅定的步伐,排班到大悲殿做早課,禮拜觀世音菩薩。大悲殿的牆上供奉滿滿的觀音像,觀世音菩薩用慈眼看著我,我也歡喜望著菩薩,時光交錯,這是最大的幸福!

法華經有七個譬喻,是佛陀殷勤勸導眾生勿沉迷,要覺醒,出三界的話。例如「火宅喻」,佛陀體悟世間是苦,眾生沉溺其中不覺不知,不厭離也不以為患,故以善巧方便苦心勸導我們,當勤精進,出離三界火宅,令我心中有所感觸,若無佛陀的教導,我們將一直沉淪下去!

「窮子喻」,也令我印象深刻。眾生是在外面流浪的孩子(窮子),從不知道有一個萬德莊嚴的父親(佛陀),而障蔽了自性,父親為了度化他,自貶身分與窮子相處,幫助窮子生信。此外,尚有「藥草喻」、「衣珠喻」、「化城喻」、「髻珠喻」、「醫子喻」,佛陀用盡心思,以各種權巧方便來引導眾生歸信佛法,實在是太偉大了!

我喜歡《大乘妙法蓮華經》!誦讀經文,不但化解了層層無明及低落情緒,也從經文中,建立正知正見,懺悔自身六根罪障,得到身心的清淨與自在!

《大乘妙法蓮華經》,是我的引路明珠,也是我心中的無價之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