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大觀園-- 幫人類消除害蟲的昆蟲界好幫手

文/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 |2012.06.15
1658觀看次
字級

文/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

台語俗稱「犽」的白額高腳蛛(Heteropoda venatoria),在居家環境中,是不太討人喜歡的節肢動物,但所謂一物剋一物,白額高腳蛛雖然不討喜,但卻是另一個更令人討厭的居家衛生害蟲—蟑螂的天敵。螢火蟲季剛過,進入夏日,本次就介紹一些外表不討喜,卻能幫助人類消除害蟲的天敵生物。  

白額高腳蛛,是室內最大型的蜘蛛,體長(不含腳)約20mm~30mm,頭胸部前後緣各有一條黃白色橫帶,一般體型約10公分左右,夜行性動物,白天藏匿於櫥櫃縫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覓食,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白額高腳蛛是無毒的蜘蛛,即使被咬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白額高腳蛛主要以捕食蟑螂、蒼蠅、蛾等昆蟲維生,可算是有益居家環境的節肢動物。食量不小,可連續捕食多隻蟑螂。放任家中白額高腳蛛生存,可達自然殺蟑之效,雖然是蟑螂的天敵,但台灣民間傳說接觸白額高腳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膚(尤其是嘴角)潰爛,所以白額高腳蛛多視為害蟲,使得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我們都誤會牠了,真正造成皮膚潰爛的元凶,其實是另一種不太起眼的小型鞘翅目昆蟲—隱翅蟲引起,與白額高腳蛛無關。  

蚰蜒,不是昆蟲,是唇足綱節肢動物,可算是蜈蚣的超級遠房親戚,有15對步足,跟白額高腳蛛一樣,也棲息於房屋中,牠是食蟲動物,以獵食節肢動物,例如昆蟲和蜘蛛為生,取食方式與蜈蚣類似,用毒牙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後食之。蚰蜒也被稱為草鞋蟲,千足蟲,幼體成長過程,稱之為增節變態,剛孵化時的蚰蜒幼體有四對步足。在第一次蛻皮後多增加一對新步足,其後每次脫皮都會增加兩對。(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