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遇到功課做不出來、勞作做不好,做父母的通常都會出手幫忙。然而等孩子大了,同樣情形再度發生時,父母親是否還是該伸出援手呢?阿鄭最近就說了她自己的故事。
有兩個孩子的阿鄭,老大已經念研究所,小的大學也快畢業了。但身為母親的她依然放不下心,經常聽她為了兒女奔波忙碌。
那天,大夥兒看她一副精神不濟的模樣,都關心地問她是怎麼回事,她卻苦笑著說,因為連著好幾個晚上都熬夜幫兒子趕報告,才會這樣。
「幫兒子趕報告?妳兒子是怎麼回事?報告不自己寫,還要勞煩妳這個老媽代勞!」個性直爽的阿珍聽了,立刻就衝出了一句。其他人雖沒開口,看表情也同樣不以為然。
阿鄭連忙為兒子解釋:「不是啦,他們那個老師開了十幾本原文書要他們看,我兒子程度不好,完全沒辦法應付,我才會幫忙的。」
小碧卻開她玩笑:「妳兒子幸虧有妳這個念外文系的媽幫忙,換了其他人不就沒救了?」這話一說,其他人也紛紛表示意見,有人覺得老師確實狠了點,竟然開十幾本原文書給學生讀;有人則感歎現在的孩子程度多半不佳,別說十多本原文書了,很多孩子連一本都沒辦法讀懂。
七嘴八舌中,只聽一直保持沉默的小鈺問阿鄭:「照說能念研究所,一定有相當的實力,讀懂原文書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如果這些妳都幫兒子做了,很可能他就算拿到學位了,對外文還是不太懂。等以後遇到狀況了,妳又要怎麼幫他呢?」
停了一會兒,小鈺繼續說:「孩子小的時候有問題,我們做母親的當然必須伸出援手,可是孩子長大成人後,許多問題就必須他自己面對,如果妳到現在還連孩子的功課都要幫他做,小心他一輩子都長不大,什麼事都要靠妳哦!」
這句話一說,在場的人都開始點頭。只有阿珍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妳說,阿鄭現在可以幫她兒子什麼忙?」
小鈺笑說:「小時候最好先幫他把基礎打好。這點沒做到的話,不妨幫忙讓他受些挫折;功課被當,就讓他想辦法進修外文,自己努力過關。老是有人依靠,孩子是不可能成熟的哦。」這下,終於連阿鄭也開始深思了起來。(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