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 吃的、抹的都沒用

宮以斯帖 |2012.06.12
1748觀看次
字級

【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只要吃了、抹了膠原蛋白產品,皮膚就會水嫩有彈性?一項市調發現,民眾往往分不清膠原胜(月太)和膠原蛋白,購買比率卻相當高,存有許多迷思。

日本最新研究發現,膠原蛋白平均分子量約三千Da(道爾頓)以下,腸道才能吸收,分子量平均在九百五十至一千五百Da,皮膚才能直接吸收;而市售膠原蛋白不論吃的、抹的,分子量平均在三十萬Da以上,你白花錢了嗎?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教授解釋,人體的膠原蛋白是纖維母細胞生成製造出來的纖維狀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由胺基酸及胜鏈所組成。

他指出,一般食物以及保養品、保健食品所含的膠原蛋白,分子量太大,不管是擦在臉上或是吃進肚子裡,都不利人體吸收。研究發現,分子量較小的胜,在經腸胃吸收時,比較不會被胃酸所破壞,可以轉換成器官、組織所需的膠原蛋白。

皮膚科醫師廖苑利建議,民眾在面對膠質豐富食物,仍可擇量享用,藉此提供人體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先不管腸道吸收比率以及皮膚酵素合成多寡,即使無法讓肌膚重返年輕,保持彈性,但這些膠原蛋白原料會跑至關節腔,維護中老人膝關節功能。陳俊榮說他運動量大,卻傷到關節,朋友介紹他吃膠原胜,一段時間後關節卡卡的情況明顯改善。

民眾多認為吃豬腳、海參、木耳等含有豐富膠質的食物可以補充膠原蛋白。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說,這些食材分子量太大,身體吸收有限,且豬腳脂肪多,會讓人變胖,有三高的民眾也要節制。至於現在很流行喝木耳飲品,他說,只是增加一些纖維質而已。

吃素的民眾愈來愈多,如何補充膠原蛋白呢? 陳俊榮教授說,均衡飲食,身體即能自動合成膠原蛋白;另外,多補充維他命C也有助於身體合成膠原蛋白。

廖苑利則指出,含有膠原蛋白的保養品,常見的有精華液、乳液、面膜,主要作用在於保濕,膠原蛋白滲透在表皮層,暫時讓皮膚光華緊緻,但洗臉後,效果就沒了。

如何選擇膠原蛋白的保健食品,陳俊榮給讀者指出三個購買指標:信用品牌、價格合理、效果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