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 無用之用

文/陳怡蓁 |2012.06.12
1431觀看次
字級



盡忠職守的同事,一日忽然遍尋不著,斷了音訊。知她必有因由,仍不免掛心, 發生了什麼事呢?直到午後,終於收到短訊:「家中急事,半夜趕回嘉義,現已返回。」她平安,我稍放心,但何事急急如令,必得半夜奔馳?

後來她有點尷尬地告訴我:「大伯是嘉義的老農,兒子皆已成家立業,伯母也康健,原可含飴弄孫享天年,卻因良田荒蕪,厭世自殺。」這又是為了什麼?她說:「大伯年事已高,無法下田耕種,兒子另有事業,也不可能回鄉幫忙。再說現在小塊農田種什麼都沒人買,大伯常說自己沒路用,對社會沒貢獻了。沒想到半夜喝了農藥之後上吊,就這麼堅決地走了。」我聽了心中悽惶不解,她又說:「現在鄉下經常有這種事發生,鄉人竟也不覺意外呢!」

這樣的事被視為鄉下的一樁平常事,報上不會看到,名嘴不會討論,親人也是盡人事安排後事,不想多談。我不懂農業,不懂經濟,不識老農,也不詳前因後果, 聽後卻數日縈心,只在這「有用無用」之間思量。

我們從小受教育,常常聽說要「做個有用的人」,至於什麼是有用的人呢?大而「報效國家,貢獻社會」,小而「賺錢養家,自立自強」,總之要有所作為,對別人有幫助,至少不需要別人幫助吧!這也許是儒家入世的思想,千年來影響著以農立國的中國社會,直到現今科技已號稱把人類帶上「雲端」,農家卻依然固守著土地,唯有實實在在用身體勞力種植出果實稻米,換取溫飽,才覺得自己有用, 才能感受到生的喜悅。至於看電視、上網、旅遊,甚至含飴弄孫,都非「有用」之事,都無法激起生活的欲望。

我們也可以說:「他患了時髦的憂鬱症,因此自殺。」但憂鬱自何而起?是身體的?腺體的?還是腦裡的?心理的?其實醫界至今也無定論,「百憂解」、「千憂解」解得了一時睡眠,解不了千古疑惑。究竟人生在世,所求為何?一定要有用於世嗎?

近日重讀老莊,相對於「做個有用的人」,思索著也許在人生某個階段,還是「無用之用為大」。莊子〈逍遙遊〉篇:「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徬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有用無用其實是相對於外在世界而言。如果回到內心世界,但求一己心安,何求外在肯定?不成材的大樹,恰可給人乘風納涼,如何說它無用呢?自顧自明心見性,茁然成長,似乎無用,卻又發揮了別種作用。莊子一人逍遙,不也影響千秋萬世嗎?

紮紮實實耕種一輩子的老農不為生活困苦而煩憂,卻為自覺無用而厭世,我心悽悽,也自覺對此情況之無用、無力。只能勉強提出「無用」之說,也算反思「有用」之危害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