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頑抗全球化 使台灣貧窮化

朱明 |2006.09.26
491觀看次
字級

政治人物每每不問蒼生問鬼神,在民生凋敝的今天,若仍以意識形態追求憲改,除了自己「喊爽」外,絕對屬捨本逐末的愚昧行動,無助改善人民生活。

繁榮與蕭條兩條軸線,區隔了台灣的原有地景。據主計處最近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區域城鄉差距擴大,在二十三縣市中,有十三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下降,以花蓮縣平均一戶降八萬元最多。

台灣近年來始終在「國際化」與「本土化」上,進行長期而無謂的口水紛爭。強調本土化的人士,以前總統李登輝為代表,主張兩岸經貿往來,必然拉下台灣原有的經濟水準,從而使民眾的生活更加痛苦,期期以為不可。

加上民進黨執政後,拘泥固有的意識形態,於是「本土化」論述成為國內唯一的「政治正確」,無形中「迫使」全球布局的廠商,把產業重心移到中國大陸及海外發展,導致我國產業「空洞化」。

台灣受惠全球化與兩岸間經貿關係,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在全球化浪潮下,因台北市站在有利位置上,所以使得新竹以北大台北都會區的人,普遍受到全球化的好處,其他縣市的民眾必須與台北都會區保持聯結,否則無法霑得雨露,分配到該有的人才與資源。

不論你喜不喜歡,全球化業已成為國際潮流,負隅頑抗只是陷台灣於貧窮,部分人士極力反對拓展兩岸經貿,不啻擋住國家的財路及未來,反而「地下化」的兩岸經貿關係,卻日漸蓬勃,已非政治力所能阻擋。

政府及本士化人士何不順其自然,以正面思維迎接全球化的各項挑戰,尊重自由的市場運作機制,非但可溥施恩澤於國民、拉近城鄉差距,更能與時代思潮契合。民眾的生計才是政治人物該有的終極關懷,開放台灣,此其時矣!
朱明(台北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