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隊前進南極 發現企鵝體內殘留戴奧辛

羅智華 |2012.06.08
1394觀看次
字級
南極生物十字水母圖/海生館提供非報系

看似一望無際、人煙罕至的南極大陸也會出現環境荷爾蒙「戴奧辛」等汙染物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中山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等校組成「台灣南極科學考察隊」,前進白雪皚皚的南極大陸進行生物標本蒐集、海岸環境有機汙染物調查等科學研究,結果發現企鵝體內竟存有戴奧辛等有機汙染物,讓科學家擔心被視為「人間淨土」的南極大陸,恐怕早已遭到人為汙染。

為研究極地的生物多樣性,及極區海洋生物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質,海生館與多所大學攜手合作,從2009年起組成團隊前進南極大陸進行「零下任務」、採集生物標本與進行相關研究,三年下來成果豐碩。

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宋秉鈞表示,以生物標本蒐集研究來說,目前已發現9種魚類、11種軟體動物、1種環節動物、14種棘皮動物、10種甲殼動物、1種腔腸動物、2種藻類等近50種生物,生物標本超過600個,當中有不少種類是許多人未曾見聞,像是外型奇特的南極章魚、十字水母、南極海綿、羅氏南極魚、南極賊鷗等生物;光是團隊帶回台灣的標本就重達近三十公斤。他指出,為讓更多人認識南極生態,所有生物標本在經過處理後,都將典藏於海生館資料庫,藉此提供後續研究與展示。

除採集到多種南極生物外,最令團隊吃驚的是,原以為乾淨無汙染的南極竟發現有戴奧辛存在。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同時也是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助理教授何宣慶表示,他們將企鵝翅膀組織的樣本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體內存有戴奧辛等環境荷爾蒙,顯示南極大陸已經受到人為汙染。

為何企鵝體內會出現戴奧辛?何宣慶解釋,這是因為都會裡的戴奧辛揮發到空氣中,經過大氣循環一路到南極,飄落海面後被海藻吸收,魚類吃了海藻後又被企鵝獵食,藉由「食物鏈」的環環相扣機制,讓原本在南極生活的可愛企鵝也無辜遭到戴奧辛的池魚之殃。何宣慶表示,南極大陸發現戴奧辛等汙染物存在,難免會對當地生態有影響,但影響究竟會有多大,則還有待日後研究與調查,但不可諱言,南極汙染問題已成為人類必須要重視的議題。

「我們都是地球一份子,如何維護極地生態環境責無旁貸」宋秉鈞表示,近年除了氣候變遷、溫室效應等相關議題受關注外,環境汙染問題也是日益發酵,團隊未來會繼續前往南極考察研究,藉此讓科學成果為極地生態保育奉獻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