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說,團隊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種名為「索羅門昂天蓮」的新物種,可作為纖維材料。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根據統計,全球一年紙張用量達五億噸,必須砍伐上百億棵樹;環保團體呼籲民眾「少用紙、才能少砍樹」。昨天是世界環境日,自然科學博物館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副研究員楊宗愈說,團隊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種名為「索羅門昂天蓮」的新物種,可作為纖維材料,適合造紙,推廣種植,有助減少樹木砍伐。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位於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是台灣邦交國,擁有豐富生態,原生植物達七千多種,是地球植物基因寶藏庫。
近年因大量砍伐森林,改種油椰子、可可等經濟作物,導致原生森林大幅縮小面積,有些物種面臨絕種窘況。自然科學博物館與日本高知縣立牧野植物園共組跨國團隊,去年前進索羅門群島進行植物調查,意外發現新物種「索羅門昂天蓮」,讓團隊相當振奮。
「昂天蓮適合作纖維材料,也適用造紙。」發現索羅門昂天蓮的楊宗愈表示,昂天蓮分布於亞洲熱帶至大洋洲等範圍,為常綠性小喬木,果實成熟時,會從下垂轉為「朝天狀」,因此取名「昂天蓮」。他說,這類植物生長快速,三、四年就可長至兩公尺高,加上很好的纖維,可作為造紙原料,若能引進有計畫栽種,可減少大量樹木被砍伐。
台灣、索羅門、日本昨天簽約,孫維新表示,三方將攜手合作,今年起,展開為期五年的索羅門群島植物採樣調查與研究保存工作,協助索羅門保育自然環境,並促進農業技術、藥物研究、園藝植栽等產業發展。